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在《社戏》里 分用时间 事件 原因来概括全文(社戏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原文)

在《社戏》里 分用时间 事件 原因来概括全文(社戏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原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11:59:31

在《社戏》里 分用时间 事件 原因来概括全文

背景:《社戏》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了“我”二十年前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一部分写辛亥革命后,“我”在北京两次看京戏,后一部分写“我”在家乡绍兴小村看戏。课文节选的正是小说的后一部分。小说的前一部分写在北京,“我”看过两回中国戏。第一回是迟到,戏场里拥挤不堪,风气很坏。只得走出完事。第二回是等到半夜十二点,主角却没有到场,只得又挤出大门。在这部分结尾处有个过渡,大意是:“我”看到一本日本书,其中有一段讲到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合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由此联想到自己“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小说便于工作自然地过渡到我们节选的这部分。主题: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家乡平桥村也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节:小书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名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作者就是“盼望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写月下行船的景色,表现“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愉快心情;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含蓄地说明了怀念社戏的原因,对表现课文的中心意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