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句中的“始”是起初、当初的意思。整句意思是“起初有远大的谋略”。
该句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文曰:“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始”在古文中有如下含义:
1、用作动词,意思是:开始。
2、用作副词,意思是:当初;起初。
3、用作副词,意思是才;方才。
开始,最初。时间副词。
燕、赵的国君,初始时有长远的谋略,能守卫他们的国土,行为公正合宜而不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但却最后灭亡,这是用兵的效果。等到太子丹采用荆轲(刺杀秦王)作为计策,才招来了祸患。
这句话的完整句子是: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赏析: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