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李白的一生行走路线(李白一生游历的路线图高清)

李白的一生行走路线(李白一生游历的路线图高清)

更新时间:2024-05-23 18:02:05

李白的一生行走路线

720年,李白(20岁)南游成都、峨眉山,东至重庆,后返回绵阳。

725年李白(25岁)辞亲远游,东出三峡,游湖北宜昌(古江陵),后李白游九江、登庐山,作诗《望庐山瀑布》。

726年,李白(26岁)旅居南京(古金陵),至扬州(古广陵),游玩姑苏,半夜望月思乡,作诗《静夜思》。

727年,李白(27岁)从扬州乘舟沿隋唐大运河南下,渡过钱塘江到绍兴(古会稽),又沿曹娥江溯流而上到剡中(今嵊州),前往天台山,登华顶峰,作《天台晓望》。然后李白回到湖北安陆,娶高宗左丞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为妻。

728年,李白(28岁)前往湖北襄阳,拜见在此隐居多年的孟浩然(40岁)。其后李白与孟浩然在武昌(江夏)相会,旋又相别后,李白返回安陆。

730年.李白(30岁)听说孟浩然要去扬州,约孟浩然在武昌(古江夏)相会,送别时写下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年,李白取道南阳赴长安(今西安),居住在终南山。

731年,李白(31岁)离开黄陵返回长安,继续住在终南山。随后友人王炎入四川,李白作诗《蜀道难》赠与王炎。一直不受重视的李白,穷愁潦倒,也被迫离开长安,经河南洛阳、郑州、开封、到商丘(古宋城),随后登中岳嵩山后,在洛阳过冬。

732年,李白(32岁)从洛阳经南阳返回安陆。

733年,李白(33岁)一直住在安陆,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4年,李白(34岁)北上襄阳,然后继续北上游玩洛阳,与崔宗之相遇,成挚交。后应邀至嵩山原丹丘隐居之处。与友人置酒高会之时,李白作诗《将进酒》。

735年,唐玄宗李隆基东游洛阳,李白(35岁)进献《明堂赋》给唐玄宗,但未能如愿求官。秋,李白应元演之邀游太原。

736年,李白(36岁)从太原返回洛阳,随元丹丘在嵩山游玩数日后返回安陆。

737年到742年(37岁到42岁),李白移居山东兖州(古瑕丘),过起隐居生活,耕田地、结友人、登泰山。

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唐玄宗李隆基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倾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当天,李隆基降辇步迎,并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743年(43岁),李白宫内作诗《清平调》等诗篇,但他逐渐厌倦宫中生活,开始纵酒以自昏秽。让高力士帮他脱鞋,甚至李隆基召他入宫也不去。加上小人谗言,李隆基对李白失去耐心,赐金放还。

744年(44岁),李白到洛阳遇到了杜甫(33岁),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阳。李杜二人结伴到河南商丘,遇诗人高适(《燕歌行》作者)。秋冬之际,李白到山东济南。受道箓,成为道士。在济南作诗《侠客行》。

745年,李白(45岁)、杜甫约会在沙丘,李白作诗《沙丘城下寄杜甫》。秋末,杜甫回洛阳,赴长安,此后二人再未会面。

747年到750年,李白南下扬州,到南京,作《登金陵凤凰台》。后以南京为中心,登天台山、游霍山、玩庐山。

751年到752年,李白(51岁)自南京回山东兖州家中,后由封丘北上,到安阳。然后继续北上,经河北永年县、邯郸,抵北京,后返回商丘。

753年到754年,李白离开商丘至安徽宣城,后春游南京,夏至扬州。然后继续向南到九子山,把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后继续南下游黄山。在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好友汪伦一首留别诗《赠汪伦》。

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北方陷落。李白急忙赶回商丘家中,接家人到宣城。

756年,李白(56岁)离开宣城北上当涂、溧阳,途中遇到永王李璘,成为李璘的幕府。作诗《永王东巡歌》以表建功报国之心。

757年,李白随李璘东行至丹阳。同年,擅自即位的唐肃宗发兵围剿李璘,李林兵败,李白南逃之时被逮捕,关入江西九江的监狱,后定罪流放夜郎。

758年,李白从九江向夜郎出发,经西塞邑,夏至武汉,秋后过三峡重庆后到夜郎。

759年,李白在夜郎,作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同年皇帝大赦天下,李白也被赦免,非常高兴,赶紧北上。顺长江过夔门时作诗《早发白帝城》,后经巫峡,登巫山古阳台,至武汉。后与友人同泛舟洞庭湖,进入永州。

760年.李白返回洞庭湖,旋赴武汉,至浔阳登庐山,后到江西南城县。

761年,太尉李光弼到江苏盱眙,李白从南京出发前去投军,但因患病未能如愿,只好半道病还。去安徽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

762年,李白患“腐胁疾”卧病当涂,临终前作诗《临路歌》,并委托李阳冰为其编诗文集,终年62岁。

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李白离开长安后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其间结识了杜甫。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安史之乱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隐于庐山。次年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而还。李白身经战乱,始终满怀着报国靖乱的志向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