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福州鼓山涌泉寺知恩报恩的典故(福州鼓山涌泉寺石狮来历)

福州鼓山涌泉寺知恩报恩的典故(福州鼓山涌泉寺石狮来历)

更新时间:2024-05-22 05:04:35

福州鼓山涌泉寺知恩报恩的典故

鼓山顶上有块巨石如鼓,风雨大作时,每有鼓声传出,故名“鼓山”。相传鼓山白云峰下,有三条“毒龙”潜伏深潭中,待风雨交加时,便出潭作恶。

唐建中四年(783年),福州太守裴胄延请灵峤禅师至此念经说法、驱魔镇妖。法师每日坐禅诵念《华严经》,诵声不断,虔诚至极。潭中三毒龙因此拜灵峤禅师学佛法。从此,鼓山一带风调雨顺、四境平安。

太守裴胄上表奏请朝廷为灵峤禅师修庙建寺。灵峤法师想在深潭建寺,让“毒龙”皈依佛门,永消祸患,永保平安,对“毒龙”们说:“师父,要借地盖禅寺。”

毒龙问何时还地?法师承诺:“寺一盖好,你们只要听到寺里打了五更鼓后,就还地了!”

禅师手捧《华严经》默诵三遍后,大喝一声“变!”。只听见山中地牛转肩,水道骤变,山泉水哗哗地流向他方,那深潭顿时干涸。

深潭见底后,裴胄太守立即招来民工和工匠,昼夜兼程地建成了“华严台”。唐朝皇帝赐名改称“华严寺”。寺成香火兴旺。寺僧一直遵守开山僧的祖训不打五更鼓,“毒龙”也就不提还地之事。转眼间,一百多年过去了,灵峤禅师早已离山,小小的华严寺也老旧了不少。

唐天复元年(901年),崇尚佛教的王审知兴建或修复的佛寺达200多座。某夜,王审知梦见鼓山深处白光冲天与星月相撞,就派人前往探视。派去的人回报说:“有一老僧静坐山中,不食不言。”

王审知遂带随从骑马上山,寻到老僧。老僧对王恭敬地说:“山河幸赖大力,十郡人民托命功德,上报国家,下安百姓,功高望重,岂是衲子所取希于万一。只是,鼓山与王有缘,当令兴修禅宇,并续佛田。是以衲子面壁此山,专候王驾。”

王准许给之,后又捐资扩建华严寺。禅寺扩建落成的一天,王审知亲自排驾前来祝贺,一路上浩浩荡荡。走到靠近禅寺的最后一个亭子,闽王下轿,在那里脱去龙袍冠带,换上僧衣、僧帽,披上袈裟,步行直往寺里参拜。从此,人们把这个亭子叫作“更衣亭”。

闽王当晚就在寺中安歇,看见禅寺建得富丽堂皇如同自己的王宫一样,十分满意。他从雪峰寺请来的圣僧神晏来与他讨论佛理,十分融洽,当即下旨拜神晏为国师,称佛寺为国师馆。

当夜,闽王一直没有合眼,躺在床上却数起更鼓来,只听得鼓打到第四更后,五更的更声一直没响,不禁十分纳闷,怎么寺里打更如此随便?他就询问寺中老和尚。

老和尚说:“本寺从不打五更!”闽王更加迷惑不解,又招来打更和尚查问。打更和尚也说:“本寺当家交代,不打五更。”闽王问不出道理来,心中不爽,就对打更和尚说:“报时打更,恒古之法。寺里不打五更,岂不是乱了法度。我是闽王,你要听我的。明晚一定要打五更!”打更的和尚忙说:“遵旨!遵旨!”

第二天晚上,打更的和尚果然打起五更来。更声刚停,忽然间“轰”的一声巨响,仿佛地动山摇,大殿当中裂开了一个大洞,一股泉水喷薄而出,顷刻间大殿成了汪洋。

神晏住持闻声,拿了三部《华严经》赶来,将经书塞在泉水口上,泉水才得以停止。过后,寺僧又用四四方方的大石头,塞住洞口。华严寺正殿因此保住了,后更名为“涌泉寺”。

宋福建臬台曹绳柱游涌泉寺,诗赞曰:“卓锡斯须便涌泉,阿罗指点证金仙。天功亦拟资人力,为问痴龙何处眠?”

知恩报恩==涌泉寺

知恩是滴水之恩,此恩字体略小,

报恩乃涌泉相报,故恩字体偏大。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