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旧的量子论中,量子化条件说明了微观粒子只能存在于某些不连续的状态。电子当然也不例外,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些分立的值。某个能量状态定义为一个能级。电子能量,角动量等等的运动状态用轨道来表示。例如2p表示主量子数为2(体现能量大小),角动量量子数为1(体现角动量大小)的轨道。
2,能量越低,体系越稳定,所以原子中的电子总是尽量往低能级的轨道排。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上的电子数都有限制。总得来说,基态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都是按照不相容原理,能量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例如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其中前10个电子一般背原子核紧紧束缚,外围4个电子性质比较活跃,收到激发能跃迁到更高能级,或者电离。另外,由于3p轨道最多可以排布6个电子,所以实际上硅原子中最外层还有剩余4个状态未被电子填满。
3,当原子组成晶体时,由于原子周期性的排布,随着原子增多,原先分立的电子能级会变得越来越密集,最后变成一条条看准连续(很密集的能级,实际上不连续)的能级结构,称为能带。晶体中外层原子一般是共用的,称为价电子,这些电子的能量状态只能存在于这些能带之中。
4,晶体中的能带一般是带状的,在带与带之间有时会空出很大一段能量间隔,这里不允许电子出现,所以叫①禁带,也叫带隙,有些能带的电子能量高很活跃,一般参与导电或者电离,这些能带叫做②导带,相反有些能带电子稳定,一般不参与导电,叫做③价带。
5,处于平常状态下的晶体其电子一般都在价带中,导电性不是太好。要想导电,必须接收一部分能量,越过禁带,到导带中参与导电。比如硅晶体禁带宽度为1.12eV,电子必须接收大于这的能量才能导电。能量来源一般是热或者光。
6,具有类似硅晶体特点的固体叫做①半导体,由于它对光和热很敏感,所以可以制成各种电子器件;有些晶体的禁带宽度很大,很难将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这些固体就叫做②绝缘体;相反某些晶体的禁带宽度很小,甚至是负值(也就是没有禁带),本身价带中电子就可以导电,这些就是③导体。7,能带理论可以说是量子力学与实际结合,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之一。理解了能带就学会了一半固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