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位继承人在早期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前就没有确定继承人,只是交代皇位由几大贝勒研究协商确定。最后是大贝勒阿敏和他的两个儿子鼎力支持四贝勒皇太极即位,顺利实现。
清朝初年,他们都在东北的极寒地带生活,对人才尤其重视,不是人才不能即位,不然会将他们整体带入死亡边缘。恶劣的环境,需要英明的带头人,这就催生了生前不指定继承人的传统。后来皇太极去世前,一直都没有指定继承人,努尔哈赤1626年去世,皇太极即位,1643年皇太极才去世,长达17年的执政生涯,皇太极在10余个儿子中都没有指定继承人。
这不是偶然的,他也是希望将来皇位由大家协商,找最合适的人继承皇位,把满清的事业发扬光大。后来,皇太极去世后,皇位交给了他的第九子福临,就是顺治皇帝,福临才6岁,但是由叔叔多尔衮摄政,这样妥善解决了各方矛盾。后来,顺治皇帝24岁去世,也没有指定继承人,皇位由大家协商,他们确定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玄烨已经出过疹子,闯过鬼门关的人,最合适。
到康熙皇帝的时候,清朝已经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国家形势稳定,可以摆谱了,为此,康熙汉化,学习明朝,嫡长子继承,立了后来皇后赫舍里生的嫡长子胤礽(皇二子)为太子,太子胤题不是皇后所生,不是嫡长子,所以没能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