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专权是明朝政治的重要特征。从永乐年间到明亡为止,明朝宦官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其中英宗时的王振、 武宗时的刘瑾及熹宗时的魏忠贤等“三宦”弄权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专横现象。而这一切都要从朱元璋说起。
君臣猜忌,为宦官干政提供了条件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开国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即位不久后,为了巩固皇权,不得不对那些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痛下杀手。大肆杀戮功臣,其中“胡蓝之案”竟牵连了数万人被诛杀。其实,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是基于他猜忌臣僚的思想,唯恐官僚士大夫专擅朝政,结党乱政;唯恐大臣图谋不轨,有害于自己的统治。
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结果不仅削弱了明朝政权的根基,而且加剧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猜忌。由于不相信这些官僚,就必须依靠皇帝自身所信任的人去监视这些官僚,特务机构也就应运而生。
从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开始,朱棣仿效设东厂,到宪宗时又设西厂,由太监汪直提督厂事,人员、权柄超过东厂,活动范围除京师地区外遍及全国各省府州县;武宗时宦官刘瑾又设“内行厂”,其权力在东厂、西厂之上。这些厂卫不仅长期为宦官所控制,而且厂卫的职权也日益扩大,人员日益增多,监视、侦捕,施刑达于上层官僚,气氛之恐怖为历代所少见。因此,朱元璋猜忌臣僚的做法,为后来广用宦官提供了条件,且使明代宦官掌握了得以专横跋扈的工具。
封蕃政策加速了宦官专权的到来
封蕃是周天子曾经实行的制度,后来汉初和晋初也继承过这一制度,结果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大祸。但朱元璋通过比较“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得出要维持祚命的长久,莫过于分封的结论。如他所说:“……汉晋以来,莫不皆然,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耳, 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如此。”
在朱元璋死后,他的后代就同室操戈,将其生前的告诫“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意” 当成耳边风。朱棣“靖难”成功后,“士大夫多缩匿,而诸奄无所顾惜,会又多域外人,文皇既借其锋,便不能如祖训云云,势使然也。” 从此,明朝宦官将得到“腾飞”的机会。
朱棣即位后,不相信大臣,大肆杀戮建文帝时的大臣,导致有能之臣甚少的局面。而与这些大臣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宦官,如郑和、王彦、马骐等人,他们与朱棣出生入死,为朱棣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朱棣以宦官“忠于己”,把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宦官“多所委任”,尤其是特务机关东厂的设立 ,使宦官如虎天翼。于是,通过靖难之役上台的朱棣开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祸。 之后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宦官的权势也越来越大,到明末的魏忠贤可谓是权侵朝野,直到明朝灭亡。
废除丞相,宦官获得批红之权
朱元璋为了把权利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扫除了一切障碍废除丞相制。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可谓是“劳模”,据记载他平均每天要处理奏章四百多封。 为此,朱元璋“昧爽临朝,日晏忘餐”,到了晚年也日勤不怠。但毕竟朱元璋这种劳模千年难遇,其实自朱棣后,明朝大多数皇帝都是昏庸无能的荒怠之主。这些皇帝越是自己不亲自处理政务,对大臣的猜忌心就越重,生怕他们有不轨的行为。在这些皇帝心中最可信的就是这些不能“黄袍加身”的宦官。因此,自朱棣开始便赋予宦官巨大的权利,这些人只对皇帝负责。
朱元璋虽然是“劳模”,但面对一个国家所有的事,他还是有些吃不消,不得不设定内阁大学士为顾问团队。但此时的这些大学士只是从翰林院挑选的一些新进士,“皆无所领阁物,唯从容待顾问而已”。但到了朱棣时期就发生了变化,内阁可以参加政务,形成了内阁制。内阁的主要主责就是“票拟”。
所谓票拟,便是内阁代皇帝草拟各种文书,大多是关于六部、百司各类政务奏请文书的批答。它可以是先与皇帝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更多的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送皇帝审批。对于大臣呈上的票拟奏折,皇帝用朱笔批示,称为“批红”。然而皇帝一般都只是随便看看,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虽说是按照皇帝意思代笔,但久而久之就按照这些宦官自身的意思“批红”了。
因此,明朝宦官专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获得了“批红”权。
结语
纵观明朝宦官乱政的前前后后,就会发现与朱元璋的政策失误有很大关系,他错误的认为他的子孙都和他一样如此有能力。最后造成了外廷大臣权利薄弱,加上君主自身能力欠缺,宦官专政也就成为了必然。
宦官专权之事历朝历代都出现过,秦有赵高、汉有十常侍、唐有李辅国、宋有童贯、清有安德海,但没有哪一朝如“明”这般危害之甚,人数之多。先有王振祸国,后有立皇帝刘瑾乱朝,魏忠贤更是自号九千岁。而明朝为何出现如此多宦官专权?这在我看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
朱元璋之后,政治制度的改变。
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朱元璋利用胡惟庸一案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给正式废除掉了,并在《皇明祖训》中提出后世子孙不可再议丞相制。从此六部成为朝廷的主体,而六部官员也直接面向皇帝。在没有中书省及丞相的协助辅政后,虽然朱元璋是皇帝中有名的工作狂,但仅凭他一个人来处理这个庞大国家每天的繁杂事物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朱元璋仿照宋朝设立了“四殿二阁”(中极殿(又称华盖殿)、建极殿(又称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共计六位大学生职位,他们的作用类似于朝政顾问,不过没有什么实际权利,但这也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雏形。而此时的宦官如何呢?朱元璋对宦官干政这一块是有很大的戒心的,于是他在宫门口挂了一块“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用来警醒后人防范宦官之患。
燕王靖难,组建内阁。
朱棣与其父朱元璋一样,既可安邦治国,也可领兵打仗。而朱棣更喜欢的是领兵打仗。从靖难之役开始,朱棣仿佛就没有停过。当上皇帝后,五次率大军亲征鞑靼,把鞑靼太师阿鲁台打得是心惊肉颤,遣使求饶。而朱棣正因常年在外征战,对国家政事不能全部顾及到,在一方面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外,朱棣派解缙、胡广、杨荣等人入午门在文渊阁值班,参与批复国家政事,如此而称为内阁。此时也没有宦官专权的现象,即使是功劳如此之大的郑和也只是有权,而并非专权,这一方面在于郑和本身就是贤宦,另一方面则是朱棣也提防着这种事情的发生。不过朱棣靖难时得到了太监的帮助,总的来说,对于太监的防范没有朱元璋时期那么谨慎了。
宦官读书,无意之举?
宦官机构中最吃香的部门应该就是司礼监了。从朱元璋时期开始,司礼监太监就负责着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文书来往,可谓是掌握着第一手的文件,他们相当于是皇帝的贴身秘书,最亲近的人。但是有一点,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于文盲。不过在朱瞻基时期这一切就开始变了,不知道朱瞻基是嫌弃宫内平均文化水平太低还是如何,决定在宫内开班教太监读书。这无疑是一个建设性的创造,这一决定为太监窃取权利提供了文化基础,毕竟一个有文化的人肯定比没有文化的人要想得多。而明朝第一专权太监,王振就是在这时崭露头角的,因为这一场扫盲行动,本来就有文化的他在宫中得到了小宦官们的尊敬,加上王振此人善于察言观色,朱瞻基本人对他的印象也很好。
土木之变,元老尽丧。
元老指的就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后裔,淮西子弟兵:“淮西勋贵集团;”和与朱棣一起起兵靖难的:“靖难功臣集团。”这两大集团出了太多的英雄人物,几乎囊括了从大明开国到靖难后的所有公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徐达、李善长、蓝玉、张辅、朱能”等,这些人绝大多数无疑是坚定的保皇派,在平衡朝堂力量之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经过”土木堡之变”后,绝大多数功臣勋贵都死在了那里,包括四朝老臣张辅。起初朱元璋杀了一批,朱棣靖难时把站在朱允炆那边的开国功臣又杀了一批,再加上这一次,朝堂之上所剩的功臣寥寥无几。皇帝没有了这些强人的支持,便得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堂。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的。
是偶然,同样是必然。
总结以上,我们可以追溯到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事情,这个事情看似和宦官专权没有一点关系,但世界就是这么巧合。虽然此事加强了皇权,但皇帝独自对抗整个文官集团时也不会有办法,毕竟不是所有朱家皇帝都和朱元璋、朱棣一样强势。于是皇帝看到了一个群体,陪皇帝从小到大都在一起的群体:“太监”。在皇帝的眼中看来,太监是比较亲近的人,而且他们又也没有生育功能,这种人即使有了权利也不会造反的,毕竟造反没有任何用处。
有人猜测朱瞻基让太监读书就是为了培养这一群体成为自己的势力。这一观点在我看来是不太可信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朱瞻基时期是大明最鼎盛时期,文臣武将、人才济济,而朱瞻基也非昏庸无能之辈,可能让太监读书只是他想偷点懒的无心之举,但他没想到的是后果如此严重。朱瞻基的这一举动也就构成了宦官掌权、专权的必然。
土木之变使宦官专权不可逆改。土木堡的失败使朝堂之上损失了一大批精英,皇帝从此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在面对文臣们的口诛笔伐,面对言官们如恶犬一般的撕咬不停,皇帝需要有人能支持他,从此他的目光转移到了那群人身上。
宦官崛起的一切基本条件都成熟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出现一个不作为的皇帝。
如王振于明英宗朱祁镇、刘瑾于明武宗朱厚照、魏忠贤于明熹宗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