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它的演变故事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位重臣名叫钟繇,他把隶书逐步改变成了楷书,所以后世又把他称为是中国的楷书之祖。
钟繇小的时候,他的叔公非常喜欢他,有一次带他到洛阳玩,在路上遇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将来能成大事。然而,在他们过木桥时,钟繇的马受惊,把他掀到了水里面。虽然人被救了起来,但这件事让他的叔公更加相信钟繇将来一定能成大事,于是他叔公花所有的钱财来培养钟繇。后来,钟繇师从蔡文姬学书法、学文学等。
楷书是由隶书简化演变而来,初期的楷书有浓重隶书意味,结体略宽,横画长竖画短。起笔改为侧入或顺势起笔,撇画的起收也作简省手法。其特点如清朝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后来字形由扁变方,笔画由一波三折变成横平竖直。有了点、长撇、短撇、直钩等笔画。
楷书大字之祖《瘗鹤铭》赏析:
用笔圆润,字形端庄灵动,开张畅达,雍容大气,高雅脱俗,精美绝伦。笔法由隶至楷。
北宋书法家黄山谷的书法风格形成,多得力于此碑。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