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曾国藩《挺经》,其讲的典故如下:
农村里,有个人出门,看到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有俩个人顶上了,谁也不让谁,谁也过不去。为什么不让呢?
因为俩人都挑着很沉的担子,路太窄了,谁要让,谁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作为一个旁观者,想上去劝,你咋劝呢?
你说,这位年纪大,你下去,让他先过。他会说,凭啥?你说,这位身上的担子重,你下去,让他先过。他还会说,凭啥?你看,这不就顶死了吗?那实际上这个旁观者是怎么做的呢?
他走上前去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
你看,只要你的身份稍稍转换一点,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是不是一个看似无解的事,就有了答案?
曾国藩管这种方法叫做“躬身入局”。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经讲过一个被后人广为流传的故事:南方水乡的农村里,有一个人出门,看到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担子的人狭路相逢,他们互不相让,因为挑着担子,没办法侧过身体通过,而谁要让,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两脚泥。
就在两个倔强的人像两头牛一样顶在那里的时候,这个旁观者走上前去,对其中的一个人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一会儿,你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
曾国藩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躬身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