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朗读技巧(语文课上如何指导朗读)

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朗读技巧(语文课上如何指导朗读)

更新时间:2024-05-10 13:36:05

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朗读技巧

1.要把字音读准。除了要求学生用纯正的普通话朗读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音变的规律,包括轻声、儿化韵、变调、啊变等。此外,还要读准多音字,让学生知道并能区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字音的变化特点,进而积累词汇。

2.要把词形象化。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当我们把课文中记录词的一些无生命的方块字化成“有生命”的方块字朗读出来时,就不仅要与一定的语音相联系,而且更与这些词所反映的那些客观现实相联系。只有把每个词看“活”,才能准确理解它,才能用相应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人们在说话时,对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的概念,通常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如果能借助正确的朗读把一些词(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语)的含义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读加深对词义的理解,那将比单纯地抄背词语解释要具体、有用得多。

3.要把句子的停顿、重读和语调把握好。停顿、重读、语调是衡量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水平与表达能力的三项指标。把握好停顿,首先应要求学生读准标点符号。在标点符号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句子的停顿,则应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语音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处理长句中的停顿,即能根据句子的意思在关键的地方停顿。与停顿相适应、相配合,突出强调句子中的某个词和词组,就是重读。重读就是为了体现语句的目的。重读的把握,同样依赖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想感情总会处于一种活动状态,体现在声音的表达上,就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交替的声音形式,这就是语调。语调掌握得越好,对作品的表达就越充分。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停顿、重读和语调,再通过对停顿、重读和语调的反复推敲和揣摩,来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和感受,必然能使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得到提高。

4.要把握篇的节奏、气氛和基调。篇的节奏、气氛和基调是与作品的结构、意境和感情相联系的。只有让学生弄清了作品的脉络,理解了作者在作品中的强、弱、浓、淡的思想感情,才能既鲜明又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主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朗读训练侧重掌握朗读的基本技能。低中年级的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高年级则要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逐步读出抑扬顿挫和作品的思想感情,达到能比较恰当地表现作品意境的目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