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斯金纳将饥饿的老鼠关进笼子的实验诠释了什么原理(斯金纳老鼠迷箱实验过程)

斯金纳将饥饿的老鼠关进笼子的实验诠释了什么原理(斯金纳老鼠迷箱实验过程)

更新时间:2024-04-27 10:58:01

斯金纳将饥饿的老鼠关进笼子的实验诠释了什么原理

1948年,斯金纳做了一个类似于桑代克的迷宫但是更为精细的箱子的试验,将动物放进‘斯金纳箱’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主要有以下四个概念: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强化(加强行为)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或者减少刺激物促使行为的增加。一般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斯金纳通过将一只饥饿的老鼠放进他的斯金纳箱子,展示了积极的强化现象是如何工作的。这个箱子在里面的一边有一个杠杆,当老鼠在箱子里窜时时而会碰到这只杠杆,碰到时会立即导致一个食物团掉进杠杆旁边的容器。当将老鼠放到箱子几次后,它迅速地学会了径直跑向杠杆。如果在杠杆上施加压力就会获得食物保证了它们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行为。

生活当中的正强化。例如:小明同学上课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老师的表扬就是一种奖励,会增加小明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

(2)负强化:斯金纳也展示了负向强化是如何工作的,同样将老鼠放进箱子后,让其通上电流,它会使老鼠感觉不舒服,当老鼠在箱子里窜时仍将偶尔碰到杠杆,碰到后会立即导致电流关掉。当把老鼠放进箱子一些次后,它很快学会了直奔杠杆。逃离电流的结果保证了它们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行为。

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R-S).F: 实验1。结果,则掉落食物(正强化/,就可以增加或减少该行为。但遗憾的是;奖励),建立了“斯金纳箱”并使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每次按下按钮(自发行为);

实验2,则箱子通电(正惩罚),按照实验目标给予强化或惩罚:当个体产生自发的行为以后: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斯金纳得出。

结果,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很快会消失(消退):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实验分为两个部分。 由此,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迅速消失(消退)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斯金纳为了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

斯金纳据此把在他之前的俄国巴甫洛夫得出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称为“应答性条件反射(S-R)”。但是一旦不再掉落食物: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

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自发行为),一旦箱子不再通电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