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
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
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屈原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
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
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
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他对楚怀王曾有深厚感情,一度几乎寄予了他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事业追求;而又怒其不争、怨其不 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可谓爱恨交织。
即使屡遭离间、屡受陷害而被疏远、流放,他仍然一步三回头,期盼君王的幡然醒悟和召回。
屈原的爱国、不怕艰苦、不畏强权、勇敢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人士与文学家。值得后人学习的精神有:
1.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了楚国的兴旺发达,屈原可谓殚精竭虑,他对楚怀王提出了许多建议:对内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修整法制等,对外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本不是个特别厉害的贤君,他哪里听得见屈原的意见?后来看着屈原烦,就把他流放了。最后,楚国被秦所灭,屈原听到消息后,万分悲痛之下跳入汨罗江壮烈殉国。
2.独立不屈的精神。屈原是很有骨气的人,为了使楚国富国强兵,他力排众议,争取到怀王的支持,曾经在楚国兴起变法,比如奖励耕织,兴修水利,禁朋党,明赏罚等等。屈原曾在他的文学作品《离骚》《九歌》《天问》《九章》中大量表现这种精神,借用香草美人,比喻贤明君子,融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表现独特的精神气质。屈原自己还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可见屈原的独立之精神是很强烈的。
3.文学的大胆创新精神。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将自己丰富而激烈的内心情感、大胆的想象与楚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巧妙地打破诗经四言诗的格局,形成了丰富而自由的新诗体,创新了中国文学的样式,形成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新文学。这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唐代诗人李白就直接受到屈原的影响,进一步将积极浪漫主义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