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独立曲种的形成,大约是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即公元1821-1874年。
使相声表演艺术得以最终确立的因素,据说是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北京“八角鼓拆唱”名角张三禄离群单干有关。
相传张三禄为人机智诙谐,但性情刁钻善于自我表现,常在“拆唱”八角鼓时擅自“抓哏”使噱,使同台演员无法对应而丢脸伤面子。长此以往,导致同行不愿与他同台并有意排挤他。在此情况下,他愤而撂地,一个人以说演笑话的方式为生,并在其笑话中加入了“拆唱八角鼓”中“逗哏”的技巧。
他不愿自己的表演称之为“八角鼓”,而是借用了一个一个人行艺的表演名称。称之为“相声”,从此开创了单口相声的表演先河。又因为“全堂八角鼓”(八角鼓的另一种表演形式)讲究“说、学、逗、唱、吹、打、拉、弹”行当十分齐全,且后来相声的表演中也对戏曲与民间小调的学唱有所发展,故在相声艺人的后来艺术实践中,也运用了“说、学、逗、唱”来概括自身艺术的构成技巧。
张三禄之后,相声的表演渐渐形成气候,形成了三个支脉,即朱绍文派、阿彦涛派、沈春和派。
其中的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幼习二黄小花脸,后改习架子前脸(彩扮莲花落的丑角)。据说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勒令百日内不准动乐演戏,朱绍文为生计所迫,同治元年(1862年)改行到天桥一带撂地演出,他有四名艺徒: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
在此之前,相声的演出全是单口表演,朱绍文则常常与徒弟搭档表演,开创了对口相声表演的先河。之后,多人表演的“群口”形式也出现了,至清末明初,相声不仅仅在京津地区广为流传,而且远传到了东北、山东、江苏等地,成为了影响面较大又风格独特的曲艺形式。
相声距今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清末民初在京津地区流行,相声融合了戏曲,杂耍等艺术形式。本门功夫有说学逗唱,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相声,演员讲究帅卖呆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