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被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蒲松龄名言,曾经激励了近代历史上无数有志者前仆后继的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
1.吴王夫差有孙武这样的名将,依然亡国,并不是孙武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
他把国家战略定为向中原争霸,而忽视了自己的战略后方,因此失败。
2.孙武是兵圣孙子,是军事家,伍子胥才是战略家和政治家,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楚国被杀了,他非常清楚政治斗争是多么地黑暗且残酷。
楚国政治黑暗,郢都就被吴王阖闾带着孙武率领军队攻克了。吴国如果政治黑暗,越国就会灭掉吴国。
所以,夫差亡国是因为不听伍子胥的,放了越王勾践,没有灭越国。
夫差这个人有点像楚汉争霸时的项羽,而伍子胥则像亚父范增,勾践像刘邦,特别是在灭掉吴国大杀功臣的时候,非常像。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当时楚国被重创过,需要休养生息;晋国正发生内乱,面临着被士大夫瓜分的危机;齐国齐景公老了,面临着被日益强大的田氏取代的危机;这些诸侯强国都处在危险期,如果等到他们恢复过来,吴国再想称霸就很难了。对于夫差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身边的越国随时都可以吃,两相比较,夫差选择了北上中原。
如果夫差选择灭掉越国,之后还需要派兵驻守,万一有乱民反叛,还需要镇压,另外还要加强管理和建设,成本太高。可是越国当时非常贫穷,收入微乎其微,缴纳上的税收很难养得了驻军。如果越国变成附庸国,不用花钱,每年还有贡品,对外打仗时候还有兵力支援。两相比较,不消灭比消灭更划算。
其实不灭越国也没关系,杀掉勾践,换个年龄小的越王当傀儡也可以。其实夫差原本也打算如此,可惜勾践太聪明,抓住了夫差的心里所想,投其所好,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做牛做马,甚至直播吃翔,这些连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何况是一位君主。整整两年时间,让夫差认为勾践就是一个废物。
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夫差没认清谁是真正的敌人,当越军打到吴国都城时,吴国的主力军还在中原和齐国、晋国玩对抗。后来,虽然越国吞并了吴国,但是随着楚国加快向东方的扩张,失去中原地区支持的越国,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