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的是,不是孩子变得叛逆了,而是他开始更多的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了,他不再是一味的听从父母,他有了思想有了主意,当他们的思想主意与父母相背时,我们主观认为他们是叛逆的。但他们就是错误的,父母就是正确的吗?或者说孩子就一定是要乖巧的吗?
对孩子来说特別可怕的一句话可能是:
“你最乖了,妈妈最喜欢你这样的乖孩子。”
这句话听起来很温柔,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他可能会认为:
“我不乖,你就不喜欢我了。”
小孩子没什么是非观,很多时候只能假装迎合别人的情感。比如父母讲了一件伤心事,孩子明明不知道为什么伤心,但大人难过,也只能跟着难过了。
孩子内心最大的恐惧其实是“被抛弃”,所以格外会看大人的脸色。这家长眼里所谓的乖巧可能只是在伪装。如果一直“乖巧”而忘记了去表达,时间一长,他便会忘记如何感受,难免会失去活着的真实感受。
从小到大,不敢说“不要、讨厌”这样否定的词,因为父母不喜欢。实际上呢?再乖的小孩也有厌恶情绪。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期望孩子“乖”的心态其实是我们自身的映射。我们很容易觉得:
“我的孩子表现好不好,代表我表现好不好;孩子有没有成功,代表我有没有成功;我没有实现的成功与梦想,因为我的孩子也是我,就可以拜托他来帮我实现。”
但其实,对于陷入这个误区的我们,比起“允许孩子去跳脱‘乖’的框框”,更重要的是
“允许我们自己接受一个与我们自己想象不同的映像”。
学会放手,在心理上塑造一种“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的氛围,才能有机会帮助孩子真正健康成长为他应该成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成长为我们需要他成长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