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身体部位的古代文字(古代身体健康怎么表达)

关于身体部位的古代文字(古代身体健康怎么表达)

更新时间:2024-04-18 13:03:25

关于身体部位的古代文字

1. 头部各部位古文说法

头——首。头顶——颠。额头——额。前额的中央——天庭。额部两眉之间——印堂。太阳穴——颞颥。睫毛——睫。眼——目。眼珠——睛。嘴——口。下嘴唇的下方凹陷处——地阁。头发——发。眉毛——眉。

脸——面(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两颊上部——脸(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颊。

面颊的下半部——腮。鼻子——鼻。耳朵——耳。嘴两旁的酒窝儿——靥。嘴唇——唇。人面上的毛——须。长在嘴边的毛——胡。上唇的毛——髭。两颊上的毛——髯(蜷曲的叫“虬髯”)。脖子——颈。脖子后——项。

人体器官,在古汉字里是如何表示的呢?目人的眼睛的造形非常有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出现在其他动物雕塑和相同时期装饰于一些铜器的兽类假面上,也表现在“目”字上。同样大的眼虹膜,同样长的曲线,一直伸到鼻根。在甲骨文里是:

在金文里是:

现在的“目”字只是转了个角度。见(見)好像一个站或坐着的人和一只大眼。甲骨文:

金文:

眉在一点眼睛上有睫毛。甲骨文:

金文:

耳“耳”字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有些猛一看与耳朵的形状相差甚远,但是由于外耳的确是七扭八歪的构造,字形的多变也就不是为怪了。甲骨文中:

金文中:

小篆为:

面“面”字,外部画了一张脸的轮廓,中间是一只大眼睛(目)。在甲骨文中:

小篆为:

注:此字《汉字王国》里无字形。口“口”字,第一眼看上去像孩子画的一张大笑的嘴。兴奋的嘴角现在已消失,其转义可以为“开口”的口,“入海口”的口,与其他字组合成词“门口”、“出口”和“入口”等等。古代人吃饭成问题,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所以有“人口”之说,家里有几个人就说有“几口人”。甲骨文里:

金文里:

甘“甘”字就是口里有一点东西,意思是甜,好吃。甲骨文中为:

自“自”字,最初的意思是“鼻”,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中国人说我,往往指着自己的鼻子。甲骨文里:

金文里:

齒口腔里的牙齿,形象的甲骨文如下:

心“心”字的样子似乎不可理解,因为我们只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实际上很少能看得见真的心。谁能画出不同心室和脉搏的确切位置呢?不过甲骨文的“心”字应该还是相当象样的。甲骨文里:

金文里:

息“息”字,由鼻和心组成,“休息”的息。当干活累了坐下来休息,鼻子和心也确实有某种感觉。手在甲骨文里,“手”字确实是一个长着五个手指头的形象。

友“友”字,最初的意思是伸出两只手以真正朋友的方式共同做一件事。甲骨文是:

金文是:

取“取”字,是一只手,它朝一只耳朵伸过去想抓住它。这个字最早也用做娶妻——取字下边加一个“女”字。甲骨文里的取:

在金文里: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