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刘备三顾茅芦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刘备三顾茅庐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刘备三顾茅芦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刘备三顾茅庐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更新时间:2024-04-15 10:53:54

刘备三顾茅芦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

历史上三顾茅庐确有其事,其实古代的三是多次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三次。

刘备是汉室宗亲,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很讲信义,有一支队伍,有一些豪族的支持。但他的力量比较小,始终没有一块固定的地盘,刘备很是苦恼。

后来刘备去投靠刘表,刘表考虑到自己的安全,让他镇守新野县,以便抵挡来自许都曹操的威胁。

在依附刘表期间,刘备听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便多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打动,愿意出山辅佐刘备,他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就是先占荆州,再取西川,等天下有变,再两路出兵,收复中原。

在隆中对策的精神指引下,刘备联合孙权,取得了荆州,又以荆州为基地,夺取了西川和汉中!刘备集团势力达到了鼎盛,由于关羽没有执行诸葛亮的东联孙权的政策,大意失荆州,再就是后来刘备夷陵大败,诸葛亮的隆中对没能实现。

但诸葛亮一生忠于蜀汉,履行收复中原的诺言,最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成为一代贤相。历代文人士大夫有感于刘备诸葛亮的君臣之义,他们希望能遇到想刘备一样的明君,更希望像诸葛亮一样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刘备和诸葛亮在历代文人心目中都是最理想的明君贤相的典范。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这事确实是真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交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也有交代:“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更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一番,从第三十六回到第三十七回,足足写了数千字,各种文学手法纷至沓来、精彩纷呈,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的精彩要打不少折扣。

为什么要把史料上不过二十个字的记录写得这般细致入微?表层原因很简单,小说家就是想要吸引读者,所以大费笔墨;技术原因也不复杂,对史上最牛军师出场前进行铺垫、衬托、增强悬念等。

在小说第三十五回,刘玄德跃马檀溪之后,扣人心弦的追杀情节一过,峰回路转,画面忽然变得优美、恬静、闲散。在山林幽深处,刘备遇见了松形鹤骨、弹琴自适的水镜先生,完全进入了另一种境地,实际上也是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领域——隐士文化、高士文化。一向主张积极入世,要伸张正义于天下,一生为了这个目的四处奔波、呕心沥血的刘备与超然世外的隐士文化相遇了。

小说并不着急写刘备寻访政治军事能人诸葛亮,而是先让他和一帮闲来无事的隐居者相遇,并与之发生不算太激烈的摩擦。例如,一顾茅庐时,刘备在林间遇见崔州平,后者反对出来承担世务,若不是刘备度量大,估计会吵起来;二顾茅庐时,在风雪小店中遇见石广元、孟公威,刘备被这二位很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接下来遇到的诸葛亮岳父,也是个骑驴赏雪的闲人。

为什么要安排刘备见这些个与治国安邦毫不相关的人物呢?这种写法其实是为显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表明其既有积极入世的一面,也有高隐山林、独善其身的一面。三国文化也不只有征战沙场、足智多谋的一面,还有飘逸慵懒,清高超脱的一面。不管是什么时期,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都会表现出这两种精神面目。这样的三国,才是一个全面而多元的三国。

总而言之,这是中国人对于人生和历史的一种态度,即进得去,出得来,既能深入其中,又能跳出来从另一个高度看问题。这种一出一隐的智慧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当时的南阳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只不过储备库里的人才往往又以隐者的面目出现。刘备碰到的那些闲散高人,既是隐士,同时也都是能治国安邦、行军布阵的人才,例如诸葛亮、庞统、邓艾等。

这两种文化往往是一种精神的两个面,出世也好,入世也好,都保存一种高尚的精神。

关于这些隐士的情节,正好呼应了前面那首词(尽管是后来加上去的)所描绘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中国文化的传统,既有英雄主义的激昂,又有看淡风云、我自潇洒的情怀。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