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历史文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谈谈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理解)

历史文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谈谈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理解)

更新时间:2024-04-18 11:33:46

历史文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要评价一个人,看他的所作所为。

刘邦,天下苦秦久矣,是很体恤老百姓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此乃为约法三章,收拾人心。民心所归。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以东。残暴毕现。且使天下人大失所望。

孰好孰坏,一言蔽之。项王身首异处,少人怜之矣。

公元前202年,英雄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被“兵仙”韩信十面埋伏,在四面楚歌中输掉了垓下之战,又因突围失路,仅剩的28骑也被围困在东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项羽在穷途末路之时再次表现了他无敌战力,击杀汉军近百人,突围到了乌江岸边。滔滔江水之上,只有一叶扁舟,若他乘舟东去,当有一丝生机,日后东山再起也未可知。然而骄傲的西楚霸王,最终放弃了这最后的机会,选择和自己的荣耀一起终结在滔滔的乌江水边。对于项羽乌江自刎,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都为之唏嘘感叹,对此事的评价也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李清照的笔下能写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语句,显得极为难得。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之耻发生的那一年,他丈夫身为健康知府,却临阵脱逃,李清照深以为耻,在逃到乌江岸边时作出了这首千古名篇。在《夏日绝句》中,李清照对西楚霸王项羽在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一事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无畏生死的气魄和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项羽在失败时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与宋朝君臣一味逃跑的无耻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种: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对项羽自刎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认为他胸襟不够宽广,不能忍辱负重,不能把握时机,缺乏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失败之后不思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反而选择逃避,选择自刎,是一种十分不“男人”的行为,也是一种缺乏“大将气度”的表现。杜牧认为,胜败是兵家常事,真正的英雄应该能“包羞忍耻”,能屈能伸,如果项羽回到江东,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再次聚集八千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再次与刘邦、韩信一战,胜负犹未可知。项羽拔刀自刎,等于自己承认了失败,放弃了希望,是一种逃避和懦弱的行为。

第三种: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与杜牧表现的唐代诗人的浪漫与激情不同,王安石以宋代士大夫的冷峻和沉矜的思维,指出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项羽乌江自刎不过是顺应了自然。作为一个政治家,王安石表现出了应有的客观与冷静,他从军事得失、人心向背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项羽失败的必然性,认为项羽这样一个人心尽失且又执迷不悟的人,纵然能逃得一命,也不会再得到江东子弟的支持,卷土重来之说,实属痴人说梦。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人生轨迹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所处立场不同,想要表达的思想也不同,自然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自然也不相同。在军阀割据的晚唐,杜牧很想重整山河,自然认为项羽应当能屈能伸,功业为重。而在靖康之变后的南宋,李清照则更希望宋庭能有项羽那样刚强不屈,与土地百姓共存亡的气节。在我看来,项羽自刎本身的是是非非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对这件事的思考是否超越前人,是否结合实际,是否对我们有所帮助则更为重要。对项羽这样一个悲剧式的英雄,我更愿意认为他在乌江自刎,是他悲壮激烈的英雄主义绝唱和他英雄人生的完美谢幕。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