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上有个有名的现象叫“背猴子”,比喻责任和事务在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转移,指的是一些事必躬亲的管理者更容易把下属的“猴子”背到自己身上,在身心疲惫后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比较普遍。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领导干部整日忙忙碌碌,听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工作交给下面不放心、不托底,不敢放手”。领导大包大揽、亲力亲为,机关越俎代庖、包办代理,久而久之,形成“高层做中层的事情,中层做基层的事情”的现象,这种“保姆式”的管理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容易让下属产生依赖思想,影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工作事倍功半。
干部有责任心诚然值得肯定,但把满腔工作热情转化成高质量的工作成效,还需要高效的工作方法和高超的管理艺术。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与“得到”之间的距离,因为中间隔了一条万水千山的“做到”。
“做到”需要讲方法,管理上如何提高效能,做到敢“放手”、会“放手”、善“放手”,实现放心而为,高效而为,一个“放”字蕴含着深刻内涵。核心在思想放开“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古今中外,高明的管理者不仅善聚众力,更善集众智。思想禁锢,发展必受限。
猴子:代表任务、某项具体工作:猴子喂养好了,就代表某项工作出色的完成了;猴子饿死了,就代表工作到达完成期限后,仍然没有完成。喂养每个猴子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如何更好的喂养好重要的、更多的猴子,是一门学问。
猴子管理法则目的是在于帮助管理者确定由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儿。 其本质是有效的授权, 使管理者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更应该去做的事儿,比如说,工作规划、协调、创新。要使授权有效,首先要与下属明确责任边界,权利和责任是一致的。比起管理者事事亲力亲为,揽下所有“猴子“为下属解决问题,让下属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下属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