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刻舟求剑的楚人思维方式有什么错误(现实生活中关于刻舟求剑的事)

刻舟求剑的楚人思维方式有什么错误(现实生活中关于刻舟求剑的事)

更新时间:2024-06-28 16:56:12

刻舟求剑的楚人思维方式有什么错误

楚人的思维方法错在于不会在变化中看问题.

《刻舟求剑》的故事,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是因为刻记号最能表现楚人求剑的思维特点.其他语词比如“遽”,用得非常传神,这个词表现了楚人刻舟时的动作和神态.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做事如果不考虑变化了的环境,就会贻笑大方.

成语知识: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启示】: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