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n tun
饨,是一个汉语次常用字,读音是tún tun,最早见于南朝时,本义为用薄皮包馅儿做成的食物“馄饨”(húntun);亦作“餫饨”,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指馒头;用来渡水的浮囊。
饨字的常用组词为馄饨,注意:饨的拼音为tún;tun不是dùn。
汉语拼音是hún tún 或者hún tun 轻声;粤语:wPn3 tPn1,音同“云吞”;山东话:hún dùn;英文名:Wonton、Huntun。
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