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到求根公式时,以下是十个常见的例子:
1. 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 + b = 0,根为x = -b/a。
2.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2 + bx + c = 0,根为x = (-b ± √(b^2 - 4ac))/(2a)。
3. 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3 + bx^2 + cx + d = 0,可以使用卡尔达诺公式求解。
4. 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4 + bx^3 + cx^2 + dx + e = 0,可以使用费拉里公式求解。
5. 五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5 + bx^4 + cx^3 + dx^2 + ex + f = 0,可以使用雅可比-路菲公式求解。
6. 六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6 + bx^5 + cx^4 + dx^3 + ex^2 + fx + g = 0,可以使用赫尔默特公式求解。
7. 二次齐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2 + by^2 = 0,根为x = ±√(-b/a)y。
8. 三次齐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3 + by^3 + cz^3 = 0,可以使用欧拉公式求解。
9. 四次齐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4 + by^4 + cz^4 + dw^4 = 0,可以使用拉格朗日公式求解。
10. 五次齐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5 + by^5 + cz^5 + dw^5 + ev^5 = 0,可以使用冯·斯特劳斯公式求解。
这些求根公式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非常有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计算机或数值方法来求解方程。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根的判别式是,△=b²-4ac.
①若△=b²-4ac>0,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②若△=b²-4ac=0,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若△=b²-4ac<0,则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反之,亦成立。
题型一,根据△的情况来判定方程的根的情况。例1题中,第1小题,原方程没有实数根,则△<0,得出m的取值范围。
再把m的取值范围,代入到第2小题的△=b²-4ac中,得出结论。
例2题,第1小题,不解方程,判定根的情况,是不是很简单?通过计算,△=b²-4ac=4>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第2小题,原方程有一个根是x=3,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例3题,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那么就有可能是两个相等,或者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所以,△=b²-4ac≥0,即可求出t的值。
后面要是学了二次函数的同学就很容易理解,暂时还没有学到二次函数的同学,可以暂时略过。
例4题,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而且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凡是讲到等腰三角形,没有明确腰和底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分类讨论。不管是哪种题型,只要和等腰三角形有关.
例5题,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²-4ac=0,即可求出m的取值。
再分别代入代数式,求出代数式的值,非常简单常见的考试题型。
例6题,第1小题,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只要计算△=b²-4ac的结果,判定它的正负性,就好。
第2小题,把已知的一个根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当然,此题不需要求出m的取值,整体代入更简单。
例7题,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别得到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依据题意得出一个关于m的方程,解得m=6或者m=-4
再根据题意,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即△=b²-4ac≥0,求出m的取值范围,得出符合题型的m的值。
例8题,二次根式,被开方数≥0,一次函数X的系数≠0,所以k-1>0,求出k>1.
再根据根的判别式,△=b²-4ac<0,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9题,一道非常经典,根的判别式和三角形形状判定,经典考试题型。
因为原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所以△=b²-4ac=0,通过等式变形,得出结论。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