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音乐七个音阶的3与4之间是半音?为什么不设计成等比递增的呢? 稍懂点音乐的人包括我,都会有这样的好奇心。
网络搜索到的世界和中国音乐史,不会有直接答案,只能通过自已自行分析、联系和总结。我虽不是搞音乐的,也谈谈我的粗浅体会。其实世界上有多种音阶的版本,但最常用的 1234567称为“自然七声音阶”,所以,要提的问题是:自然七声音阶1234567中,为什么安排3与4是半音,而不是递增的全音音阶,即为何不是 1,2,3,#4,#5,#6,这没有7了 ,因为一个八度仅有6个全音。这个问题问的非常自然、非常有趣! 这不能从简单七个数字、和一连串频率数所能得到答案的,要从音乐的发展史去分析才可能得到答案。自然七声音阶的音符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产生的,是十二音符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最后才名称数字化,并不是简单的递增。从中国古老的五音阶12356与西方的自然七声音阶1234567音高重合的这一现象分析,3与4是半音并不是偶然的。自然七声音阶实质是被分成了两组全音:前一组123,后一组是4567,两组之间隔了半个音,为何要这样做呢。中国早在春秋之前就有了管乐器,而古希腊和西方有弦乐器,人们很早就发现:纯四度(1-4,2-5,3-6)、纯五度(1-5,2-6,3-7) 以及纯八度等非常和谐悦耳,动听的音乐离不开这种和谐音程。据此相关,中国春秋时很早就发现了“三分损益律”:纯四度的音高比为3:4而纯五为2:3,由此计算出五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相对音高,相当于现代的123-56,中国古乐民乐以这五声音阶为主,难见4和7。随后古希腊也发现类似的“五度相生律”,并将纯五度作为音律要素。这两律与后来中国明朝所发现的“十二平均律”仅有千分之几的误差,人耳分辨不出这点差异,但误差多次计算积累变大仍产生了困惑。希腊为校正偏差,又有了“纯律”。这些音律围绕的核心都是“纯四度”、“纯五度”,用现在的术语,音程数分别是“2.5”和“3.5”,这就说明了音阶前后音程须含有“半音”。“纯五度”是 1-5、2-6和3-7,从音乐历史来说,这实际很早就已定好了123-567这种含半音程的两组式音阶架构了。七声音阶之所以选4而非#4,主要原因是1-4为音阶中第一个纯四度。因此,无论在中国、希腊还是西方,“纯四度”、“纯五度”等含半音程的优先存在和大量使用,奠定了自然音阶的基础,使3与5之间出现了一个“半音”4成为必然,而7与下八度1也是半音只是必然的结果。显然,如果自然音阶是等比递增的六音阶123456,就无法最大方便地直接表达所有“纯四度”和“纯五度”等和谐音程,乐曲中必须大量使用升降半音而使自然音阶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叶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