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乡试会试前三名叫法分别是: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会试中举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其它名次未有称呼。
殿试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和探花。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进行区别、选拔官员等。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
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
乡试第一解元,第二亚元,第三没有特定称谓;
会试第一会元,会试第二第三没有特定称谓。
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