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成语,指的是一个家族中五个人先后考取了进士(即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的情况。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主要方式,被视为社会上升的重要途径。而进士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被誉为“金榜题名”的象征。因此,“五子登科”成为了一个极为荣耀的事情,代表着家族的教育水平、文化底蕴和社会地位的高度。
许多历史上的大家族都曾经出现过“五子登科”的盛况,如唐代的韩愈家族、宋代的欧阳修家族等等。这些家族的“五子登科”不仅是家族的光荣,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五子登科”已经成为了一个比喻性的词语,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中,一家族或一个团体中多人获得了重要的成就或荣誉,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五子登科源于南宋时期王应麟的《三字经》。宋代窦禹钧有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成为朝庭官员,被世人称为五子登科。现用于祝福词和吉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