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道路网特征因素(方格道路网和环形道路网的优缺点)

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道路网特征因素(方格道路网和环形道路网的优缺点)

更新时间:2024-04-03 21:22:43

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道路网特征因素

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规划路网结构是综合性的战略考量

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紧密相连,建什么样的道路、形成怎样的路网,都不可随意决定,同时也不能忽视自然生态资源,应考虑可持续发展。 规划设计不同层面的道路,路网结构思维不同,例如国家层面,属于宏观的;区域、城市、小区层面,属于微观的,需要考虑的内容存在区别。

路网包含长距离路网和短距离路网,有的可能延伸到其他省市,至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之外;也有市区内部的,互相交织在一起。但需要注意, 路网建设不应一味追求壮观、美观,应以实用为主,保证道路安全、运输效率高。例如,两条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可以交汇在一起,但是如果仅为了使立交整体变得更壮观,层层垫高,让三条或更多高速公路交汇在一起,不仅驾驶难度大,造价也高。

2.道路所处地形不同,会影响设计思维。例如,山岭地区地形变化复杂,应尽量避免大挖大填;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可依路侧状况考虑设置护栏。 不同地区的开发程度、土地使用状态不同,也会影响路网布局,例如,乡区人少但车速较快,城市人多、自行车多,但车速相对较慢。因此,如果进行长期比较,会发现乡区事故总量较少,但事故严重程度较高;城市事故总量较多,但严重程度相对较低,这些都是区域特性所造成的。城市跟乡区两者若相隔距离远,可能有渐变区(Transition),不会直接突变。

3.交通拥堵是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产生的问题,交通量如果大于道路供给量就会产生拥堵。 依靠交通技术解决供给需求不平衡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供需差距在一定程度内,才有办法利用交通技术解决,若供需差距太大,纯粹依靠交通技术是无法解决的。因此, 规划路网时就应考虑诸多事项,包括:土地使用、生态永续,即可持续发展;人口分布,例如小区居住人数、出行需求等情况;资源分配,人生存需要一定的资源,资源丰富的地方人相对较多,交通需求更多;城乡规划;交通量移动等。 路网规划是系统性工程,包含面广,影响因素多,各因素间也会互相影响。路网结构规划是综合性的战略考量,与解决短期问题不同,需要考虑解决长远问题。

4.城市路网线型形式的选择存在不同说法。例如,在日本普遍认为越大型的城市用环状式越好,中型城市用棋盘式更好。对此,需要考虑。道路规划跟土地使用存在一定关系,道路建于土地之上,道路功能定位直接影响土地价值,而土地使用思维改变会影响交通状态。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