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的由来可简略概括为: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划龙舟、吃粽子,形成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百姓为免其身体被鱼虾所食,便投粽子入江,后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风俗。这一节日不仅是对屈原的怀念,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