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巴金的家人物形象概括(巴金家的主要内容简要概括)

巴金的家人物形象概括(巴金家的主要内容简要概括)

更新时间:2024-03-29 05:47:38

巴金的家人物形象概括

 觉民:具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平时温和谦逊,但为了与琴的爱情和爷爷坚决斗争,离家逃婚,做了高家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最后在爷爷临死时获得理解,避免了成为又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觉慧:高家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曾一起开报社办报纸宣传新思想。

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是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是一个可憎的、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制独裁的家庭暴君,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专横、衰老和腐朽的具象化。他反对一切新事物,以风雅自命,他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是高老太爷的继承人,但具有不同的性格。克明的作风比较正派,克安、克定是地主阶级"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典型,在父亲的荫庇下,吃喝嫖赌、抽大烟、捧戏子,挥金如土, 把父亲的那种淫秽的行径完全继承、效法了下来,平时对高老太爷敬重的唯恐不周,但高老太爷刚刚 去世,这些人就为财权族权争闹不休,演出了一幕幕的丑剧。

梅: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梅在父母包办之下,嫁给省城外的一个姓赵的人家,可惜结婚不到一年她的丈夫死了。婆婆对她不好,只好回娘家来。梅有流不尽的泪水,只好在忧郁、苦闷、悲伤之中渐渐消瘦、憔悴,最后含冤死去。

瑞珏:封建迷信的殉葬者。典型的贤妻良母,为自己所爱的男人付出一切,最后难产而死。

琴:是黑暗家庭中一线希望的火花。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上了女子师范,她还写了剪发有十大好处的文章,并在刊物上发表。男女同校,女子剪发,这对封建卫道者来说是不堪设想的。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争取自由解放的气魄和胆量。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

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

《家》这个作品也许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却绝对是最有人缘的一本,可是它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