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及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 湘乡话通行于古湘乡地区,包括今天的湘乡市,双峰县,娄星区以及涟源的一部分(1952年以前一直是一个县)。据查证,湘乡话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湘乡话属古楚语。
说湘乡话的代表人物有陈赓(十大将军之一),谭政(十大将军之一),黄公略(36位军事家之一)等。
湘乡话虽属于湘语,但与新湘语有很大的区别。新湘语是以长沙话为代表的,发音以清音为主。而其受到西南官话的侵蚀太大了,所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新湘语并不是很难懂。
在湘乡市区以及西郊一带,甚至出现由于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铝有限责任公司两大企业影响下产生的湖铁话和湘铝话。这两个企业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人员以湘乡本地为主,同时吸纳了邻近的湘潭县,娄底市,邵东县等地人,所以建厂初期口音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两家企业规模较大,加上在过去的集体制度中比较封闭,很少与外界往来。所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厂矿方言--湖铁话和湘铝话。湘乡话难度较高,甚至于相邻市县都听不懂。
●水府水节
青山、秀水、湖光、倒影、龙舟竞渡,白鹭高飞......位于湘乡市的湖南水府旅游区,风景优美,景区面积170多平方千米,其中水面40多平方公里,是镶嵌在湘中大地上的一颗旅游明珠。区内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地下奇洞雄伟壮观,洞内绝景丛生。湖光山影,天风林语,优美迷人。水府融漓江之旖旎,怀西湖之温馨,有“人间瑶池”的之誉。
●赛龙舟
湘乡每到赛龙舟的时候常常出现街空巷净的局面。涟水两岸有塞龙舟的传统习俗,多以宗族社团为单位组织船队,船首扎龙头,也有扎公鸡、鲤鱼及兽头的。民国年代的赛期间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铺和县城(有段时间县城因涨端午水之故,议定改在六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