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石钟山记每段概括(石钟山记加点字整理)

石钟山记每段概括(石钟山记加点字整理)

更新时间:2024-04-03 11:38:00

石钟山记每段概括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共有六段,现将各段大意概括如下:

1. 首段:苏轼指出,石钟山这个名字的由来颇具争议。有人认为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声,故而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山下有一洞穴,风向转变时,洞穴发出的声音如钟声一般。

2. 第二段:苏轼叙述自己探究石钟山命名由来的经历。他带着两名仆从,乘着小舟,夜晚抵达石钟山。在险峻的山崖之下,他们找不到传说中能发出钟声的巨石。

3. 第三段: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他指出,山间有许多泉水冲击石头,产生的声音如同钟鼓之声。而且,随着水势的变化,声音也会有所不同。

4. 第四段:苏轼反思前辈名家未能准确解释石钟山命名缘由的原因。他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像自己一样亲身实地考察,只是笼统地看书中记载,因此无法真正了解实际情况。

5. 第五段:苏轼进一步阐述自己做事主张。他认为,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而不应盲目相信古人或者道听途说。

6. 末段:苏轼以石钟山命名由来为例,说明很多事情看似迷惑不解,实则只要亲临实地观察探究,便能揭示其奥秘。他希望后人能以此为鉴,凡事都要追求实践出真知。

1、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2、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