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不会被韩信逼死,还能得到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
如果得到了韩信,也许得到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根本不会有刘邦什么事了。其实项羽不用韩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第一,韩信是一个颇能隐忍的人,而项羽自小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切,所以养成了他骄傲自负的性格。
项羽本身连看都看不起韩信,又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第二,项羽自己的本领很大,从前攻无不克的战绩让他无比的自信和自负。
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不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是不被项羽信任和看重的,而亚父范增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这样自负的项羽旁边说要给他出谋划策,对项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玩笑,所以他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最初时是韩信在项羽军中默默无闻 ,后来是韩信在刘邦军中将项羽逼得自尽身亡。韩信的性格是什么样的,韩信还过是白丁的时候,家境贫困,观其一个人,我们可以从他的性格出发,从某种角度上说,性格的好坏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有何作为。
其实剥开其光辉的事迹,就如同凡人一样,就是由一点点细枝末节所决定。
韩信的性格特点里,自信肯定是其中之一。
他先后在两个楚汉效力,但都得不到重用,逃了两次,结果是被萧何所追回来,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
如果不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就会随遇而安,君主没有重用自己,也无所谓,只要在乱世中存活下来,也就可以。
但正是对自我能力的强大自信,他觉得自己能够担当此重任,才会有怀才不遇之感。
但是自信过头,那就自负,韩信曾说过:“生乃与樊哙等为伍。”
他是非常看不起樊哙等人,觉得他们是有勇无谋,跟自己没法比,才导致众臣对他的偏执,到死也没有替他求过一次情。
第二点是政治上的天真幼稚,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君主会重用自己,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君主的猜忌。
第三点是知恩图报,不会在乎过去,而斤斤计较。谁都知道他在分封为楚王之后,回归楚地,找到曾经给自己伙食的漂母,予以千金。
给那个半途而废的南昌亭长,予以百钱。
甚至是找到那个恶少,很多人肯定都会觉得韩信会杀之泄愤,但是韩信出乎意料,不但没杀他,反而助他做官。
可见韩信本人的胸襟是极为开阔,很有肚量。
第四点是他没有野心。在蒯通多次的怂恿之下,他都无动于衷,觉得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刘邦所赐予的,得报答知遇之恩。
并且他只是想做一个臣子,而无谋反做君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