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人生要多少内存

人生要多少内存

更新时间:2023-09-11 07:11:27

人生要多少内存

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 斯通纳凝视自己的手,惊奇于手指的黄褐色,惊奇于指甲精巧地镶嵌进粗壮的指端,感觉到血液在无形中穿过纤细的血管和动脉流淌,微弱而不安的悸动从指尖扩散到全身。”

在微末到无厘头的地方,于毫芒见妙理,一次巅峰体验降临斯通纳。

斯通纳(Stoner),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无名大学里的无名副教授,在生活的循环往复中蹒跚向前。小说50年前出版,不文不火,在小圈子里相传不绝,却在去年出版50周年纪念版后横扫各大书榜。

徐征在书评《静默的反叛》中说:

“普通人但凡经历过些许生活的坎坷,就能或多或少从斯通纳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出身低微、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女儿离去,‘向前看不到任何能享受的事,回首过去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费心记住’。但也许不会有太多人能像他这样,找到灵魂深处的热情,又能为之付出一生的心血。也正因如此,斯通纳是幸运的。”

静默的反叛。反叛什么?

反叛生活。

斯通纳是幸运的。哪里幸运?

他活过。

生活是无意义的,如果从生活之外来看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迦说活着无非生老病死;曹雪芹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头宫女说玄宗,古今多少事,无非一抔土。

反叛生活,就是反叛生活的无意义。可怎么才做得到?

像斯通纳一样。

“就是擦地板,我也要擦得比别人亮一点。”

许多年前,胡舒立在苏北一家军队医院做护士。回看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当时自然不知道。

前途茫茫。擦地板有什么意义?没有特别意义。在这种地方也能找到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将乏味任务升华为愉快体验的那些人,与做出成就的那些人,常常重合。

这是一类人。他们哪里都有,身居高位,屈身市井,玉树临风,貌不惊人,但只要是手上的事,不管高低贵贱,定要做到更好,做到超出预期。

把地板擦亮,不是为了别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擦得好地板就会更亮这件事本身让他们感到快乐。擦,擦干净点,再干净点,努力就是回报。

没有活在当下,就没有志存高远。这种人,机会降临能飞很高,但哪怕灾难到来也不会摧折。穷则独善吾身,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中,他们找到了心流。

心流是一种完美体验:面临需努力方能克服的挑战,目标清晰,反馈明确,专注到忘我之境,终于一切尽在掌握。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有名著《心流:完美体验的心理学》(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详述心流来龙去脉:心流多的人生更充实更满足。

至于心流因什么而发,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治大国,烹小鲜,都可以。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夜雨中,杜甫与友人在韭菜黄梁前深情叙旧——对话可以产生心流。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