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告诉我们,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一时英雄,但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意思是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拓展资料
狐假虎威,汉语成语,拼音为hú jiǎ hǔ wēi,狐,指狐狸;虎,老虎;威,威风;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
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