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夏至三庚入伏是怎样推算的)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夏至三庚入伏是怎样推算的)

更新时间:2024-03-08 18:02:54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

你好,我是多鱼,风水界的小学生。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说的是三伏天的开始,初伏的入伏时间。

古人云:“夏有三伏、冬有三九”。

三伏天分为三个阶段“初伏、二伏、三伏”,初伏和三伏这两个阶段的时间都是十天·,二伏这个阶段的时间有可能是十天,也有可能是二十天,所以三伏天期间总共是三十天、或者四十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伏”即为藏伏、潜伏的意思,以前的生活条件没有现在那么好,在三伏天期间中暑病倒的人太多,前人经过研究,总结出来这么一段时间,把它收录在黄历中,用来指导老百姓在这段时间藏伏起来,以安全度过三伏天,就像现代的暑假一样,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中暑的现象。

三伏天是按照《干支历》来计算的

干支历是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六十甲子纪年历,“干支”是古代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名称。

十天干为:

一甲、二乙、三丙、四丁、五戊,

六己、七庚、八辛、九壬、十癸。

三伏天计算的是“庚日”,每天轮一个天干,十天一个“庚日”轮回,所以一个“庚日”就是十天。

比如今天是庚日,明天就是辛日、后天就是壬日...恒古不变。

初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

入伏后的时间段为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之间,所以初伏肯定是十天。

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入伏,

入伏后的时间段为第四个庚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

因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有可能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也有可能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所以二伏不是十天,就是二十天。

三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伏,

入伏十天后就可以结束三伏天了,所以第三伏肯定也是十天。

我们来算一下今年的三伏天是哪段时间?

今年2019年,夏至是新历6月21日,己丑日,天干是己,己后面的就是庚日。

初伏:

第一个“庚日”是6.22日“庚寅日”

第二个“庚日”是7.2日“庚子日”

第三个“庚日”是7.12日“庚戌日”

所以今年的初伏入伏是7.12日。

二伏:

初伏是7.12日,初伏结束是7.21日。

二伏入伏就必定是7.22日。

三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8日丁丑日,8丁-9戊-10己-11庚,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8.11日“庚辰日”。

所以,8.10日结束了二伏,8.11进入了三伏,十天后8.20日,三伏天正式结束。

通过以上可以得出,今年的三伏时间为:

初伏:7.12日入伏——7.21日结束。

二伏:7.22日入伏——8.10日结束。

三伏:8.11日入伏——8.20日结束。

天气炎热,夏天游泳要注意安全。

关注多鱼,每天分享风水节气小知识。

...

本文由黄多鱼先生原创,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入伏定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文化内涵、操作意思是什么?

入伏定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与《周易.巽》(立法)“先庚三日”相同,其操作意思: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用实践、交换、票决检验候选避暑时间,由领导班子发布

“伏”不是传统节日,也不同于二十四节气,是一年的传统避暑期。 一般在“小暑”“大暑”“立秋"后十天之间,大体时间则有,确定不变的时间则无,变动不定。但无定之中有一定,就是在我国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一共是一个月或四十天的时间。

那为什么把入伏定在夏至后的第三个 “庚”日,而不是定在小暑或夏至后的第二、四个己日、辛日?

对这一问题,从孔夫子自今天,除了发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许能回答了外,我能回答清楚。因为我搞清楚了我们龙的传人传的中华优传统文化丶应用数学、龙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家若把她搞清楚了,每个人对这些中国带数字的文化就迎刃而解了,其就不成为问题。

在中国“格物致知"的极致简单的知识一至十这一条龙传统文化中,庚七(马)是龙的组成部分马首,代表的意思就是:实践、交换、票决,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庚"这一个字的解释,就是改革开放初《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那篇著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还有该文章不包括的检验真理的操作方法:交换、票决等内容。“三"(丙虎)是龙的组成部分虎牙骨骼,代表的意思是:对立竞争、比赛,统一创新出候选目标。“日"为戊(五龙),是龙的的组成部分龙中龙的中枢神经、领导班子。

三(丙)乘七(庚)等于二(牛)十一(犬),

是牛顶犬,“伏"字的造字意思。

所以说,入伏定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与《周易.巽》(民主立法之意)中的“先庚三日”相同,其操作意思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用实践、交换、票决检验候选避暑时间,由领导班子发布。

例如:三伏中凉爽而温度宜人的日子不属于室外避暑日,任何人不能因其是伏天而伏休息,不出勤工作。伏是伏,也不一定伏,得按伏的"先庚三日"立法(巽)程序灵活决定,但不是主观决定。

因此,我们每个人要弄明白"伏"字的操作意思,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工作与避暑的矛盾,科学、健康、顺利地度过三伏。

“伏”天的“伏"字的操作意思是:

“人(亻)”要制约不动脑子的“犬"、热,“伏"卧休息。犬即狗,是十二属相的第"十一”位,以龙手按程序工作、干活儿(鸡十),不要动脑子(鼠一)偷闲,是先进工作的表现,例《论语.先进第十一》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知,“伏”就是多动脑子,在酷暑高温时“伏"卧休息,"马马(庚七)虎虎"(丙三)一些;在早晚低温时工作、干活儿,不能马虎。

总之,不能不顾暑热蛮干,不要不科学不可持续地发展,去争不科学的先进,要爱护保护先进。即要思想、思考“先”行,“‘先’庚三日",不能蛮干冒“进"。这与现在国家的暑天发布劳动保护的作息要求相同。

原始龙型造字规则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中的“说明”、《大众龙学》。

(原创文/刘树成)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