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少思而寡欲 是什么意思(志闲而少欲什么意思)

少思而寡欲 是什么意思(志闲而少欲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1:24

少思而寡欲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应该减少私心贪念。

出自:《道德经》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原文无符号)

翻译:

抛弃聪明智巧,对百姓有益;抛弃仁义,可使百姓崇尚孝道;抛弃巧诈和趋利,则盗贼不在。“智”、“仁”、“巧”这三者都是文采性的东西,作为治国纲领则不足。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使人减少私心贪念,摈弃诸如“圣”、“智”、“礼”、“法”文绉绉的词句,才能免于忧患。

作品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

作者:

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

“少思寡欲”是老子《道德经》第19章的部分内容。

从全章语言环境看,“少思寡欲”及其后局“绝学无忧”要说明的是,人应该减少私心贪念,摈弃诸如“圣”、“智”、“礼”、“法”文绉绉的词句,才能免于忧患。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