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质本身的结构有关,玻璃本身是一种均匀的物质,当光子能从玻璃分子间间隙穿过时,光即能透过玻璃。
纸、布等材料结构并非均匀,它们由无数相互交错的纤维组成,即使这纤维由能透光的玻璃拉制而成;当光直射进入此类材料时,由材料表面发生吸收、反射、折射及全反射,使光路不断改变并随之产生衰减,导致最后能到达材料另一面并出射的光极微弱,所以成为不透明;如果将布、纸等沾上油,纤维间隙间由于油的存在,改变了纤维间光线传播时产生的反射、折射等路径,会使这类材料变得似乎“透明了”。
这与磨砂玻璃在磨砂面沾水后变得透明的原理相近。
可见光是一种波,一种能量,而不是物体。光通过玻璃的本质是可见光的波动。当反射、吸收和透射同时发生在玻璃上时,由于对可见光的高透射率。 大多数可见光波通过玻璃投射到人的视网膜上。除玻璃外的大多数材料,如这里提到的墙壁材料,对可见光的透射率很低,大部分能量被吸收和反射。
光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也就是说从微观来看,由光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从宏观来看又表现出波动性。
根据量子场论(或者量子电动力学),光子是电磁场量子化之后的直接结果。 光的粒子性揭示了电磁场作为一种物质,是与分子、原子等实物粒子一样,有其内在的基本结构(组成粒子)的。
而在经典的电动力学理论中,是没有“光子”这个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