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官窑乌金釉 是通体施乌金釉,黑色匀净肥腴,口部一条白线醒目,黑白对比,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玻璃质感强,仿佛一颗硕大的黑宝石,光彩夺目。通体饰描金图纹,从上到下为花草纹、蕉叶纹、锦地开光纹、花卉纹,由于描金淡,黑色强烈,故纹饰难以显示出来。底足露胎,有污垢,放大镜下能见到糯米胎。
乌金釉主要采用景德镇附近所产的乌金土,故名乌金釉,含铁量高达13.4%。一般黑釉纯以铁为着色剂,而乌金釉除了铁的成分外,还有锰、钻的成分。康熙乌金釉釉色特殊,高雅精美,之后各朝烧造又少,且长颈瓶容易损坏,故更显得名贵。
①平足——砂底无釉,平润光滑,偶有浅显或深重的螺旋纹。
②宽厚圈足——常见于盘、碗类,属早期器物。有釉或无釉的圈足宽厚,斜削呈里低外高状,亦有平切呈硬折角者,此种器足最早见于明代万历时期。同时,还有较宽厚圈足、窄的斜足、平切足。
③双圈底——圈足内的底面近足处挖有沟槽,宽窄深浅不一,槽内无釉。圈足外墙着地,里墙悬空。这种底于明末和顺治出现,延续至康熙中期,见于大盘和厚胎盘类。又有圈足上带有窄小沟槽的器物,如笔筒、印盒、小碟类,槽内施釉极为齐整。
④二层台底——于圈足外墙处施削一圈釉面露胎,使釉不能抵达足端,从而形成两个不等高的切面,使着地面的足端呈齐平硬折方形或略圆的尖状(方形年代略早于圆尖者),俗称“二层台”或“台层底”。多见于琢器类。二层台圈足亦有曲折不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