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公务员面试官具备十项能力(公务员面试考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公务员面试官具备十项能力(公务员面试考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更新时间:2024-04-05 05:56:38

公务员面试官具备十项能力

公务员面试官需要具备以下十项能力:

政治素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分析题目的本质、考查的知识点、考生答题的思路和常见的答题误区。

判断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考生的答题是否符合参考答案,对于考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错误能够及时纠正。

言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且能够有效地引导考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反应能力:能够快速地应对考生的突发情况,并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评分标准和心态。

观察能力:能够敏锐地观察考生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并且能够从中发现考生的一些优点和不足。

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面试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并且能够协调好各个面试官之间的关系。

自信心: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能够积极地向考生传递正能量,让考生有信心面对面试。

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心理调适能力:具有一定的心理适应和调试能力,能够应对面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始终是各地区、各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自然也是在公务员面试考察中的必考题型,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面试中展示真正的处突能力,对于通过面试考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而也是作者向大家介绍的公务员十项通用能力中的首要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用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以上四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在各地区的面试考察中均在反复出现,本文将针对面试考试的特点,为大家系统的列出公务员应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具备的各项能力。

一、事件判断能力事件判断能力要求有两点,第一认识危机能力。

作为突发事件的处理者,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事件应对危机进行识别和定性。

识别危机,需要运用的手段比较多,但是用在公务员面试考察中最常用的手段是收集信息,通过收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这里即包括领导意见、当地党员干部意见、群众意见、也包括专家意见。收集得到的信息应对是全面的、可靠的。比如某地因征地修路,引起群众聚集,你作为事件的处理人员该怎么处理?

通用做法选出群众代表、开展座谈、收集意见。

但是以上信息的收集显然是不足以识别该次危机的。

任何一次危机的爆发都是经过一定的酝酿并在一定的突发因素诱导下才会突然爆发,一次座谈会显然不可能看到事件的全部真相。

所以,座谈会是面试答案中常用的“套路”。

座谈会是要开的,但我们是要对群众代表的身份进行核查、了解。兼听则明,群众中间也有坏人也有恶势力。

作为事件的处理人员,应当走访周边群众和更多的群众面谈,要注意避开宗族势力,要向老党员、老干部了解情况,深入群众。

一般来说任何危机从开始到爆发,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也是需要一个引燃点,我们要找到实际背后推动的力量,找到事件的爆发点,才能识别本次危机的本来面目、发现主要矛盾,将问题迎刃而解,将危机控制在苗头状态。

第二是评估危机的能力。作为事件的处理者,应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进行准确评估。其中包括:

1、确认哪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受损程度如何,从而针对不同的受损群体,把资源集中到最需要和最有效的部分,确定优先次序。

在作者的另篇文章中,是将 “受损人”分为实际受损人、感觉受损人和对政策和政府不满的人三类人,大家有需要可以查找阅读。在这里简单举例说明一下:某村,因化工场偷排污水导致稻田污染、危及到灌溉和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村民群情激愤,要讨说法,作为突发事件的处理人此时一项工作应判断哪些人会参与到集会中,首先稻田受到污染的人,即现实受损的人,其次是怀疑饮用水或者灌溉用水被污染的人,即想象中的受害者,

最后是,对政府疏于监管、企业无良行为感到愤慨的人,即第三类人,出于公益心的人。确定出三类中,那么开展安抚说服工作就有的放矢了。

2、确定受损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损害以及损害程度采取不同措施。此项往往应实地勘察或者借助专业部门及专家。

3、重新评估现有资源。要开发新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保证资源的有序配置。事件处理人员应对仔细归纳资源,特别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发新资源,比如上例中,偷排污水的企业不仅仅是事后要接受处理整顿,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也应让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总之不要轻易遗漏任何事件一方。

4、危机和机遇并存,找到新机遇,创造新的增长点。优秀的处突人员,往往可以看到新的发展方向,各位考生应在内心中树立这个观点,根据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二、组织控制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再继续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整个事件的关键。在面试中组织控制能力是题目考察的重点。

1、迅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中心或者领导小组。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均要保证口径一致,政出一处。因此应当建立相应的指挥调度中心,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中,这个组织的建立尤为重要。而对于参加省级以下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因考察的题目比较基层、比较具体,不要求考生去成立相应的指挥调度中心,但是同样性质的领导小组、协调小组或者调查小组也应组成。

该指挥调度中心的组成应当是按照属地原则,就地建立,以地为主,条线结合。如,某村突发地震灾难,考生作为扶贫干部如何应对?

该题就应首先成立以村干部、党员同志为骨干的自救指挥中心,综合统筹各项自救活动的开展。

另要不间断的与上级指挥中心汇报情况和进展。

2、现场说服教育能力。现场的说服教育一般是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转移群众注意力。

一般来说每次突发事件中,群众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一两个问题上,要说服诱导,寻找双方利益的交汇点,让群众对政府的主张产生认同。

第二是运用归谬法或引申法,引导群众看到事件失控、对抗政策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引导群众理性思考。

第三是寻找突破口,要主动分析对方的目的和行为的破绽,指出问题的实质,教育不明真相的群众。

第四是缓解紧张气氛,控制事件发展。

处理突发事件即要坚持原则,又要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

申明大义、晓之以理、示之以害,团结大多数。

第五、灵活有度。

在处置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时,为便于事态控制,在处置意见上可有所妥协,但让之有度,不能超越政策界限,背离政策的过多让步会留下巨大隐患。

3、媒体应对能力在很多突发事件中媒体时参与的,并且媒体的报道会被公众高度关注。在作者看来处理一次媒体危机也应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类。

故将单独作为公务员通用能力的一类进行论述。

在本篇文章中仅论述部分原则问题。一是快速反应原则,不要拘泥于事件完全调查清楚再发生,要抢占先机将事件处理全过程展现,“谣言止于公开”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出台的全经过,但是说哪些?

说多少?对谁说依然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的原则是分享信息是赢得信任的关键,是回收有效帮助的渠道,也是避免公众猜测的必要手段。

二是统筹协调原则。

媒体应对部门和事件处理的业务部门要统一发声互通有无。

三是多媒体、自媒体互相配合、良性互动原则。

三、计划实施能力

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往往需要处理人员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

也是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的一个项目。

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不同,考生灵活运用以下具体的办事原则:

一是积极响应对方关注。

了解对方的诉求,明白对方的根本利益所在,一次公众的交流实际上是一场多方面多议题的谈判,明白对方的关注点、痛点,才能保证后续的交流不出现偏差。

二是对事实进行联合调查。

共同发现的真相,而不是哪一方宣布的真相,是处理很多问题的关键。

考生要杜绝惯性思维,对于事件的各方都应有参与联合调查的权力。

如上例中偷排污水的企业,也有参与联合调查的权力,共同获得真相,才有利于后续的赔偿谈判。

考生不能主观臆断,将事件的任一方排除在外。

三是实施短期应急计划。

在事件平息之前实施短期应急计划,可以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这个应急计划与事件的最终处理或定性无关,只是为了减少各方的损失。

还是如上例中偷排污水的企业,考生作为处理事件的负责人可以要求该企业先行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污水的治理以及作为后续的赔偿基金。

该资金可由联合调查小组共同保管,即保证当前污水治理的资金充足,也稳定群众的 心理,并且该资金无关于后续的事件定性。

四是多做少说。

没有公众会对受教育感兴趣。

考生一定注意不要一厢情愿的去说服教育群众。

群众只会对政府或者责任方的行动感兴趣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