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n
鲧,汉语二级字,读作鲧(gǔn)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
⒉ 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
鲧,又作鮌、骨系(合字),禹的父亲,相传为颛顼之子(一说颛顼五世孙[7]),字熙。
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中国汉族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姒姓,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今江苏东海县北面),或说是创造城郭者(《世本·作篇》)。
“鲧”,普通话读音为gǔ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六书类型】字。“鲧”的基本含义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引申含义为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
在日常使用中,“鲧”也常做名词,表示鱼名。
“鲧”,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表示鱼卵维系鱼类的生存繁衍。鲧简化为鲧。本义是鱼卵。古书也用鲧来表示一种大鱼。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鲧”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