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手工艺,通常以黏土为原料,掺以稻草植物纤维或棉花纤维,搅拌均匀,制成或大或小、或素或彩的各种形象,供人们观赏、玩耍和膜拜,2006年5月20日入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塑起源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发展到汉代时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手工艺,最初人们把黏土做成泥人来殉葬、做成佛像来膜拜、做成耍货来玩耍,正是这三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后来泥塑的大发展,
到了唐宋时期,著名的泥塑形象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晋祠的宫女
发展到清代时,泥塑形成了两大流派:1、北方天津的泥人张,2、南方无锡的惠山泥人,其中,惠山泥人又分成两支:一是泥耍货,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阿福,又称粗货,二是手捏戏文,制作精细,又称细货。
泥人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创始人叫张明山,被称为“泥人张",他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