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一
出自姬姓, 伯州犁居 钟离故曰钟离,即钟氏, 钟子期即其后。
起源二
源于赢姓,为复姓钟离所改。出自周王朝时期 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王朝初期, 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 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后楚灵王又允许其复国,但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蚌埠小蚌埠镇双墩村)。
起源三
源于 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 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 吴国。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四
源于 羌族和 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钟氏起源地河南洛阳、长葛。发源地安徽省境内。
钟氏起源
周朝有“钟师”之官,掌击钟奏乐,春秋时失其职,子孙散逸列国,以官为氏,就是钟氏。
周朝子姓宋国第19位国君宋桓公的曾孙伯宗,其子州犁逃到楚国,后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以邑为氏,即钟离氏。
秦末有钟离眛,为项羽将,其第二子名接,始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为避仇,省去“离”字,单姓钟氏。
得姓始祖:钟烈、微子启
始 祖 地:河南洛阳、长葛
郡望:颍川、竞陵
堂号: 四德堂
现存家谱:395部
钟姓来源
钟姓来源要有二
㈠、以采邑为姓氏。宋桓公曾孙伯宗为晋国大夫,因直言被害。儿子州犁逃至楚国,食采于钟离,后人于是以地名为姓氏或单称钟姓。
㈡、为钟离氏所改。 项羽手下有钟离昧,他的儿子钟接,就改为单姓钟。
钟姓发源地
发源于今安徽境内。三国时,钟姓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
晋时渡江,钟姓迁入江南。
唐朝,钟姓分布于今四川、山 西、广东、安徽一带。
宋、元、明时期,福建、广东等地多有钟姓的聚居点。
清朝乾隆年始,福建、广东钟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进而远居海外。
钟姓历史人物
①、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俞伯牙琴技高超,却无人能赏。钟子期能分辨他的琴声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 流水,所以被伯牙引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音。
②、钟 繇,三国魏大臣、大书法家。东汉末举孝廉。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 迁太傅,人称“钟太傅”。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钟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九位。
——————————————————————————
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黎,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钟氏。楚有钟仪,钟建;钟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钟离昧,昧中子接,单姓钟氏。姓居颍川,长社。(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晋伯宗之后。伯宗,晋之贤者也,为郤氏所谱被杀,子伯州犁奔楚,邑于钟离,今濠州也,子孙以邑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钟嵘,长社人,文学评论家。<元>钟嗣成,大梁人,戏剧理论家。
——————————————————————————
钟姓现行较常见姓氏
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 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海南之保亭、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景谷及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
汉、满、瑶、黎、畲、苗、回、水、 鲜、彝、土家、傈僳、拉祜、裕固等皆有此姓。由鍾、鐘二姓简化而得。
寻祖溯源,详见“鍾”、 “鐘” 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