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
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肝),是古代的时间概念,读做jing。三更灯火五更鸡,指的是深夜到黎明,男儿都在刻苦学习。
原文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在中国古代是以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一天十二个时辰,对应二十四小时,每个时辰对应的时间二个小时。
古代人规定,晚上19点入更,一更(也称初更)相当于19点到21点,三更天相当于23点到零晨1点,五更天相当于零晨3点到5点,这时天基本上放亮了。
古人认为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的时光。所以才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样的劝学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