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最早出自于《左传·庄公十年》,原句是: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在这里,牺牲,是古代用来祭祀用的祭品。指猪、牛、羊等。到了清代,牺牲开始产生”舍弃”这一意思,由此而引申出“为正义的事业而舍弃生命”,在现代汉语中,“牺牲”只保留了“舍弃”和“为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这个意思。
引申: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本意: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词典解释:
①祭祀用的纯色的牲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舍弃;捐弃:牺牲生命;作出巨大牺牲。
重点词汇:
1、舍弃:抛弃不要:可利用的材料舍弃可惜。
2、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3、牲口:牲畜的俗称。泛指禽兽等动物。亦专指为人服役的家畜,如牛﹑马﹑驴﹑骡等。
近义词:舍身
词典解释:
①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舍身”。六朝时此风最盛。
②牺牲自己。
重点词汇:
1、寺院:
①佛寺的总称。
②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神学院等。
2、宣扬:
①广泛传布;传扬。
②谓张扬于外。
③对众讲解﹑说明。
④高声念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