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汛,连雨。
于都城内,贡水水面宽度涨了两三百米,江水裹着红土和树枝,滚滚而去。
当地人习惯把贡水称为于都河。82年前,自反围剿战场及瑞金、兴国、石城、长汀等驻地集结于都的8万余名红军战士,就是自此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远征——两万五千里长征。
那时,于都还叫雩都。“雩”,本为古代求雨的祭祀仪式,为 “让雨水把干涸的湖泽注满”。如今,于都河水势充盈,连绵不断的流水之声,一遍又一遍地讲着红军的故事。
于都东门外,跨江大桥横跨贡水。大桥脚下,依江修起了栈道,沿着栈道散步,已成为不少于都人的习惯。栈道的位置,便是当年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八大渡口之一——“东门渡口”。
“1934年10月17日晚,中央红军就是自此渡河,毛泽东、周恩来也是从这个渡口渡河的。” 于都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黄华,指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石,侃侃而谈。巨石上书“长征渡口”四字,为杨成武将军手书。渡口已不见当年的沙石滩,而是用青砖重新修葺的台阶。巨石一侧的小叶榕树高达十余米,亭亭如盖,“这是7年前汛期,随江漂来扎根此地的。”黄华说。
黄华本是乡镇的公务员,后来执意应聘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为更多的人讲述长征,被黄华视为责任,“因为我是红军的后代。”
黄华的太爷爷叫黄润发,当年随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时,已过而立。黄润发本是个农民,红军给他分了地,妻子已身怀六甲,他本想守着这简单的幸福。
但蒋介石对苏区的“围剿”,打破了黄润发平静的生活。他报名参加红军,他要拿起枪,捍卫自己的土地和幸福。
黄润发参加红军不久,就开始了长征。跨过了于都河的他,再没有回来,牺牲在长征的路上。
讲着太爷爷的故事,黄华一直盯着长征出发纪念广场中的五角星。那五角星代表着自此长征的红军部队。
没有风雨的傍晚,广场上总会聚集起一二百名市民,跳起各地都有的广场舞。舞姿大同小异,只是伴舞的曲目有些特别——《十送红军》。
当年红军出发时,于都河畔也唱响着送红军的歌声。那时,虽然于都人口只有30万人,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于都子弟就有1.7万人。于都人送的不仅仅是红军,更是亲人。
长征出发时,国民党的军队已逼近于都。空中,不时飞过国民党的飞机。为躲避敌机侦察,红军昼伏夜渡。
入夜,于都河畔燃起了火把,渔船自四面八方驶来,从北岸连到南岸。老表们拆下自家的门板,附在渔船之上,架起浮桥。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甚至把自己百年后做寿棺的木板也送到红军手中。
渡江只有几个小时。天亮前,所有浮桥都要拆除,江面恢复如常。
就是这样,或踏着浮桥,或徒步涉水,仅用几个晚上,8万余名红军战士,不露痕迹地渡过于都河。
依依惜别,于都人相信,亲人还会归来。但战争的残酷超乎想象,跨过于都河的1.7万名于都子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只余2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