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几岁上私塾(古代小孩在私塾学什么)

古代几岁上私塾(古代小孩在私塾学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12 10:36:00

古代几岁上私塾

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

《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

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

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

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

一般古人3岁时就开始读书,到6岁时,已经读完《三字经》、《四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7-11岁,读《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左传》。

12-14岁,学作诗文,读古文、古诗、八股文、试帖诗。

到了15岁时,对中国的主要经典文章已经读诵完了,这是在私塾阶段的读书情况。在古代读私塾,学生的年龄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都是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一般也都是在五六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读私塾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