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建文帝最后是怎么来的(建文帝真实结局)

建文帝最后是怎么来的(建文帝真实结局)

更新时间:2024-02-07 21:32:14

建文帝最后是怎么来的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为大明帝国继承人,但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为新一任帝国继承人。

朱元璋死,朱允炆年21岁,登位,建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在位时间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推翻。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可是,“礼葬建文君”之事只见于官修文字,没见于私人笔记,更没有实物可考。

也就是说,没有谁见过建文帝殡葬仪式,也没有谁说得出建文帝的坟墓在哪里。

所以,《明太宗实录》上的记录并不可信。

在明朝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里,民间一直流传着建文帝各种下落的传说。

在三百多年后清朝主持编写的《明史》里,建文帝的结局也只能这样写: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那建文帝的下落有三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

参与编修《明史》的都是饱学的名士,修《明史》时也都搜集了大量官私史料,并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最后的结论却是这样迷离扑朔,即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愈加勾引起人们的兴趣,争相探讨、世代谈论,时间又堪堪过去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年来,事件的真相才算渐浮水面……

话说,2008年的1月3日上午,工程施工队人员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墓塔混搭的古墓,构形奇特,处处透射出古怪,说不尽的诡异。

施工队员赶紧向当地文物部门作了报告。

省、市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深入考察,也被这座奇怪的古墓给吓了一跳。

古墓有拜亭、舍利塔、地宫,地面上散落有鱼形状鱼纹和龙形石脊的构件,舍利塔上的一处碑文还刻有“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应该说,墓主就是一位高僧。

考古工作人员为何会给一位高僧的墓地给吓了一跳呢?

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第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出了自己的感到震惊的理由:古墓陵墙上两龙头龙纹的造型正是龙嘴上唇而翘,并且长于下唇,龙头硕大、额部隆起、大目圆睁,龙口前有火焰珠,龙鼻端呈“如意形”,这是典型的明初闭嘴龙造型。

马渭源、郑自海、郑宽涛等专家说得更干脆、更直接:“古墓舍利塔底座的纹饰以及墓碑底座的纹饰,与明孝陵的各个构件纹饰极为相似。”

言下之意,古墓里埋的高僧,应该还有另一个身份——明朝皇帝。

而除了建文帝,其他明朝皇帝的陵墓均为世人所知,即,这座墓主人的矛头指向,便是于靖难之役后失踪了的建文帝!

想想看,“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中,“圆明”或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也指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与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沧海”有神州一统的隐喻,“珠”暗指“墓主姓朱”,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说起来,关于建文帝流落到建福,还是有些史学痕迹可考的。

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在他的史学力作《罪惟录》里提到过这们一件事:明成祖的心腹使者郑曾在福州的雪峰寺遇上了正在逃亡中的建文帝。郑和握有数万兵马,正准备下西洋。建文帝有意招揽郑和跟随自己共抗明成祖,但郑和一边给建文帝揉着脚一边哭着说:“我不能!”随即就离去。

清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中则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

宁德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虽属闭塞落后的山区,但与雪峰寺相距不过三个小时的车程而已。

由于古人笃信风水学,在大胆的推测和有史料支撑的前提下,专家们请人通过罗盘定位,发现,这座墓地坐癸向己,夹藏在两座翠绿的山丘之间,墓前有清溪流水,水出巽口,正是当地人所说的“金水河”。这种布局,和明成祖长陵坐向完全相同!

这一结论,让众人兴奋无比,千古之谜,就要告破于眼前。

明史专家马渭源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现在所见到明朝皇家陵寝和宫殿建筑前都有金水河,河上有金水桥。换句话说,金水河与金水桥是皇家阳宅与阴宅必备组成部分。现在,这古墓前的涧溪居然叫金水河。当地人还说,河上原先还有三条桥,叫金水桥,前些年山洪大爆发被冲毁了。由此,我们更加有理由确信,这里就是建文帝最后的归宿。”

墓主“沧海珠禅师”如果真是建文帝,那他的禅隐之地在哪儿呢?

专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宁德市蕉城区霍童支提寺。

支提寺内有“千尊铁铸圣像”、大殿后堂所挂有一块署“敕赐华藏寺大明永乐五年钦差太监鼎建禅林”之匾、以及收藏有一大块明代的木刻拓片。

虽然该木刻板以前曾被当地农民作为栏猪的猪圈板,其上面的好多文字与部分图像已经被猪啃掉,但还是能大致看到木刻拓片上剩下的一些图像——郑和航海舰队的盛大境况和部分字样,如:“尊宿澄鉴荷南宋荥封于嘉定迨我”、“成祖文皇帝握乾符以昇位泽被九流”、“仁孝皇太后体坤德以资他恩隆三宝”、“圣像铸千尊”、“郑和”等字样。

而谈迁《国榷·成祖永乐五年》卷十四有记载:徐皇后(即上引木刻拓片上的仁孝皇太后)崩于永乐五年七月乙卯日,同年的九月壬子日“太监郑和还自西洋”。

将上述材料综合起来看:大约在永乐五年七月前,明成祖的老婆徐皇后下旨给宁德霍童支提寺即当时的华藏寺捐赠千尊铁铸佛像。即郑和于永乐五年九月以后曾护送千尊佛像到过宁德霍童支提寺。

哪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惊动了徐皇后、致使她下旨捐赠千尊铁铸佛像呢?

支提寺僧人出示了一件明代的奇特袈裟。

僧人们说,这件袈裟原本为支提寺收藏,后来流失到了民间,大约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由支提寺的方丈用120斤的地瓜干从一个当地农民手里换回来。

看到这件袈裟,专家们的眼睛立刻瞪圆了。

袈裟“横幅”上有9条五爪龙,正中间有5条五爪龙,意寓“九五之尊”的龙饰袈裟,这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之物。

僧人们还说,曾有老百姓在支提山挖到玉碗、玉筷、玉盘等皇家器物。

南京大学教授、明史专家潘群教授考证:这件袈裟应是曾做过和尚的元太祖朱元璋之物,因为,袈裟裙摆底部22盏宫灯的图案,一个‘福’字重在八个‘寿’字之上,暗喻着朱元璋的小名。建文帝出逃时匆忙披上这件袈裟假扮和尚逃走。

在潘群教授考证结论的基础上,马渭源断言:上金贝墓塔的真正主人,就是建文帝,舍利塔上的莲座装饰,是大明皇帝、皇后、皇太子和诸皇子等皇家主要成员享用的;塔的须弥座造型,也是明初的风格,与明故宫、明孝陵的须弥座底部造型相类;墓前的龙刻构建符合大明皇家规制。

如果说,2008年上金贝古墓刚被发现时,专家们的断言还为之过早。

那么,又经过了六年多时间的沉淀及考证,我们再来看看专家们的最终结论。

2014年9月3日,宁德市举行了隆重的建文帝文化研讨会,邀请到了省内外的20多位专家学者对建文帝的逃亡踪迹进行探讨,以证实建文帝踪迹的最后结果。

与会专家综合了各方面证据,基本已确定建文帝逃出宫后在宁德终老的结论,并给出了建文帝出亡路的具体线图:建文帝出亡走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沿浙江近海南下,一度在温州港停靠并曾上岸过。然后继续南下,第一个目的地是福建福宁(今霞浦县)的大京千户所。后来战事来的太快,郑和的10万楼船水军已经到达,两军交战,建文军败绩,建文势力通过三都澳撤向宁德(今蕉城)腹地。

将建文帝生死600年悬案揭出水面的证据有:

一、宁德蕉城区上金贝古墓的规制、格局、构件、构件纹饰均体现了明代皇陵的特点,

二、宁德霍童支提寺珍藏的云锦袈裟为明初御用之物,应为朱元璋赐给建文帝的宝物;

三、追随建文帝出亡而不知所踪、被浙江郑义门苦苦寻找了600年的重臣郑洽,被发现为宁德市蕉城区郑岐村的开基始祖,2010年该村郑氏到浙江浦江认祖归宗,直接证实了郑洽随建文帝出亡宁德的史实;

四、明永乐年间,宁德地区的寺庙突然被大规模焚毁,僧人被大量杀害;

五、建文朝殿前三品指挥使、锦衣卫总管杜华泗,国子监生林绍斋均归宿闽东;

六、明永乐年间,宁德地区的人口突然锐减,史书却无天灾的任何记载;

七、永乐初年,身负“踪迹建文帝”使命的郑和蹊跷到访福州雪峰寺和宁德支提寺的实物与文字资料;

八、宁德各地古地名及尼姑庵中供奉“万岁万岁万万岁”神祗牌的奇特现象;

九、明代宁德各地史志中《寺观》、《杂记》编章的有意缺失;

十、建文帝贴身武将余六府宗祠、墓葬、余氏族藏古画等隐藏的建文帝信息;

十一、宁德各地发现的17处神秘地室秘道;

十二、延续600年的“国母亭”祭祀礼仪及“国母乞讨寻儿”传说;

十三、宁德各地代代相传有关建文帝的民间故事传说。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