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榕(学名:Ficus hispida L. f.)是桑科、榕属灌木或小乔木,被糙毛,叶通常对生,厚纸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全缘或有钝齿,顶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榕果腋生或生于落叶枝上,或老茎发出的下垂枝上,陀螺形,成熟黄色,花柱近顶生,粗短;雌花无花被,柱头侧生,被毛。花果期6-7月。
对叶榕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 对叶榕喜生于海拔120-1600米的沟谷潮湿地带、溪边疏林、低山次生林中。
对叶榕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常用药物,叶和花序内含多种化学成分。
杂色榕(学名:Ficus variegata Bl.)是桑科榕属常绿乔木,高7-10米,有乳汁。小枝无毛。叶近革质,长8-20厘米,宽7-12厘米,全缘或波状,有时有疏锯齿,基5出脉。叶柄粗壮,长2-7厘米。花序托簇生于树干,具梗,球形,直径约2厘米;基生苞片3;雄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雄蕊2;雌花另生一花序托,花柱长,侧生,柱头棒状。
杂色榕分布于印度、越南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及沿海岛屿、海南、广西、云南南部。 在水湿条件较好的低海拔,沟谷地区常见。杂色榕为中等喜光树种,喜日照充足的环境,在土层湿润深厚肥沃的山地生长较好。
杂色榕的榕果熟时可食用。杂色榕为紫胶虫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是优良的紫胶虫夏代寄主树。
对叶榕榕果腋生或生于落叶枝上,或是从老茎发出的垂直枝上,呈陀螺型,成熟时黄色,直径在1.5到2.5厘米,散生侧生苞片和粗毛。
杂色榕,它们的果子现在是绿色的,成熟了之后就会变成红色。其实很多榕果都会变色的,只不过杂色榕,在树上聚集的时候就会变色,很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