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东汉末年曹操设“典农中郎将”,招募百姓屯田许昌城下。晋代于尚书省设屯田曹。唐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郎中1员,秩从五品上,屯田员外郎1员,秩从六品上,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屯田郎中虽为工部四司之一,但已有名无实。
曹操,枣祗
曹操虽然不是屯田制度的发明人,在他之前早有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屯过田,曹操的方法也是受到了前人的启发,但是曹操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屯田制发挥得最好的人物,在他之后,历代统治者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屯田制,曹操也正是利用了屯田制,让自己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并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之后的魏晋统一华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用来屯田的土地就是白来的,没有一文钱成本
曹操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接受了枣祗(祗读如纸)、韩浩等人的建议,将许都周围大片无主的、荒芜的土地收归政府所有,然后召集流离的百姓,组织他们在这些土地上耕种。
其次,用于耕种的牛马、农具也是白来的,没有一文钱成本。
所以曹操才在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下,果断推行了影响深远的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