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徽戏和汉戏入京后,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皇帝祝寿。从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徽班,分别是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
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 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形成了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