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蘑菇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蘑菇栽培怎样才长得又快又多)

蘑菇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蘑菇栽培怎样才长得又快又多)

更新时间:2024-03-01 18:22:20

蘑菇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栽培时间

日气温稳定在23℃~30℃是草菇栽培的适期。自然条件下栽培,播种期在6~7月。

二、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可选用V23(大粒)、V37(中粒)、V20(小粒)、V35(中粒)等优良菌种。

三、原料准备

选择干燥、无霉变、不腐烂的秸秆,使用前将其暴晒3~5天,截成10~15厘米长的段或打碎,其他辅料要求无霉变、无结块。

四、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稻草或麦秸75%,畜禽粪5%,麸皮2.5%,肥土10%,石灰5%,过磷酸钙2.5%。配方二:稻草或麦秸75%,麸皮(米糠)10%,石灰5%,尿素1%,过磷酸钙2%,畜禽粪7%。以上培养料的水分含量保持在60%~70%,pH值保持在9~10。

五、培养料的调配与发酵

将秸秆放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沥水,再与其他料混合均匀,每吨培养料喷250毫升敌敌畏。将混合好的培养料堆成宽、高均为1米、长度不限的堆,上盖薄膜进行发酵。当堆温升为65℃~70℃时,开始翻堆,以后每天翻堆1次。发酵6~10天,翻堆3次。

六、铺料播种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畦床上,厚度为10~20厘米。菌种挖出后,以10厘米×10厘米的穴距进行穴播,稍压实拍平,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0%。播种结束后,在畦床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七、菌丝生长阶段管理

(一)温度调控。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32℃~34℃,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当料温超过35℃时,要揭薄膜通风降温,并用锥形棒在培养料上扎通气孔。水分含量偏低时,适当喷水调湿。若水分含量高,应揭薄膜排湿。

(二)检查菌丝定植情况。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天,料温上升,菌丝萌发,3天后菌丝向四周蔓延,5天左右菌丝布满料面并向料层深处扩展。若播种后3天菌丝不萌发,但料温正常,说明菌种老化,应及时补种。

(三)加强通风。菌丝定植前,每天早、晚通风,每次通风20~30分钟。菌丝定植后,要加大通风量,并延长通风时间。(四)调节水分。当菌丝布满料面并有幼菇出现时,喷1次水,水温要与料温相同。从播种到原基形成需7~10天。

八、出菇期管理

(一)揭薄膜增加通风量。当子实体原基形成时,立即将薄膜抬高撑起。

(二)勤喷水保持空气湿润。子实体生长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地面和空间要勤喷水,但料面上要少喷水,保持料面湿润即可。幼菇时期不能直接向菇体上喷水,以防幼菇腐烂。阴天少喷水,早、中、晚都要通风,雨天不喷水,风天适当通风。

(三)调控菇房温度。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2℃~34℃。若料温过高,应揭薄膜降温,或在棚顶加遮阳物。当料温低时,要减少通风次数,盖严薄膜保温。

更多栏目